□ 張前俠
滲透數學文化 提升數學素養
□ 張前俠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相對應的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地深入推進,更多的學者和教師把焦點放在了小學數學課程的改變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不光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用獨特的視角去看數學教學,也會發現數學文化和其人文價值慢慢凸顯出來。這些發現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筆者將圍繞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提升數學素養來談談看法。
數學文化;數學教學 ;數學素養;滲透提高
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具有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學科,它以嚴密的邏輯和精確的計算被大多數學生所認知。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把它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忽視了數學文化的教授和弘揚,更沒有看到數學文化背后的人文價值,導致學生的數學素養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只是一味地解題做題,學生很容易喪失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數學文化也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的,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更是需要不斷提高的。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提升數學素養具有非凡的意義。首先,能夠引導和幫助學生去了解和追尋數學的歷史,體現數學學科的趣味性,并且知道數學家研究和成長的足跡,學習數學家們刻苦和深入研究、深挖本質的精神,對生活具有啟發性。這些對于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激勵其學習積極性、學習數學研究思想方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勵學生不斷向上,并且養成尊重科學發展的規律以及實事求是、質疑、提問等理性思維的習慣和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其次,數學文化的滲透能夠展現出和其他學科學習的交叉點,相互融會貫通。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和方法被發現,能夠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學生數學文化的不斷深入和積累,數學素養的不斷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科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們漸漸也就能夠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數學除了解題與實際生活一點關聯沒有,以后一點用都沒有的思想。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際的教學情況發現:不僅很多小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數學觀,許多數學教師都沒有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念。他們一般都是以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為目的,機械地訓練學生解題做題。這樣不僅使得數學文化的缺失,還導致數學在小學生眼里喪失了活力與趣味。而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提升數學素質恰好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在學習偶數奇數時可以介紹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事跡和成就;接觸圖形時讓學生了解學習數學家華羅庚對所做出的成就和貢獻。無形中學生對于數學就有了想要了解、接觸的興趣。
最后,滲透數學文化提升數學素養對于深化我國的課程改革也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能夠更好地優化數學課程教學,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內容,讓學生對于數學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數學學科充分發揮其人文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立足于教材,基于對學情的把握,充分發揮和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知識點及人文性。但是如何滲透數學文化、提升數學素養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實際課堂教學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立足于教材,深入探索和挖掘教材所隱含的知識點。教材是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根本和立足點,所以教師要樹立滲透數學文化的意識,注意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知識進行擴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數學課堂教學要注意深入挖掘和探索隱藏在數學教材中的數學文化,以達到實現數學學科的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有效統一的目的。如在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只是寫出了其中的結論,并未展現出其中解題的結果,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和滲透,延伸出數學歷史和文化。這樣不僅沒有脫離教材,反而把教材“讀”厚了。
第二,數學課堂教學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知識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注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數學文化滲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人文情懷,還能夠改變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局面,讓學生對于自己所要學習的整個數學體系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就是教師進行宏觀上的把握,而學生也做到了心中有數,以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的發展為目的。讓學生看到數學學科背后隱含的豐富文化,感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使數學顯現出其獨特的人文價值。這樣,數學課堂才能散發著持久的活力。
第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及應有的心理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微課視頻等吸引學生注意力,滲透相應的數學文化知識和背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及優秀的數學思考品質。在具體的數學文化情境中感受數學產生的歷史和本質,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對于數學實質性的把握和理解。數學就此變成了像語文一樣可以理解和感悟的學科。比如,在學習和認識《比例》時,可以介紹和讓學生了解關于“黃金分割”比例的知識。讓學生通過趣味擴展和了解相關的數學文化的過程中將知識給理解和掌握。
第四,結合其他相關學科,充分發揮各學科的優越性,如語文、美術等學科。通過與其他各學科的相互結合來達到讓學生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的目的。比如,通過編造一些簡單易記的數學口訣,讓學生既有趣又快速地學會數學知識,一舉兩得。再比如結合美術學科,培養學生學會發現數學之美的能力。美學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在于幫助學生陶冶高尚情操、提升文化素養,而且還有助于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羅素曾說過:“數學如果正確看待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這種美正好是歷代數學家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澆灌出的結晶,用他們認為美的方式和觀點總結出來并獻給人類的特殊的美,具有其他事物不可比擬的意義。
隨著科學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學課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和新的教學理念的引入無疑給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滲透數學文化和提升數學素養的未來趨勢一定是順應著這些改變所進行的。信息化、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不但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也為滲透數學文化和提升數學素養提供了便利。數學文化隨著人們認識越來越深刻,一定會作為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出現在小學課堂。小學生和教師該有的數學素養也一定會作為一項必有的素質和品質進行培養。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提升數學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很好的認識,這還需要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與理論探索來得到結果。完善相關的課堂教學條件和教學方法還要靠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與創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于推動滲透數學文化、提升數學素養具有強大的推動力,相信這些都能夠使數學這門學科充滿著活力與獨特的魅力。
[1]劉國廷.初探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0,(1).
[2]趙娜.數學文化,張揚數學思考的魅力[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
[3]任志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彰顯現實性的認識[N].伊犁日報(漢),2010.
[4]卜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
[5]楊渭清.論數學文化的教育功能[A]第三屆數學史與數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
[6]鐵微.數學文化在數學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D].吉林大學,2009.
(編輯:張 婕)
G623.5
A
1671-0568(2016)27-0052-02
張前俠,江蘇省泗陽眾興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