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華(山東省日照市日照河山實驗學校)
“寬容”塑造學生健康自我
李銘華
(山東省日照市日照河山實驗學校)
新時代的中學生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的人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質,用寬容的思想、方法去教育、對待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等全面發展。
寬容教育中教師或家長對學生的寬容所帶來的情感效應恰恰能給學生自信、自尊,并能得到老師或家長的諒解和寬容,學生會重新評價教師的行為,并從感情上愿意與老師或家長接觸,樂于接受教師或家長的教育。
學校教學中的寬容教育會帶來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懂得做人的道理。筆者所在學校的一個班級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班里有一個女生,家庭條件不算好,性情孤僻,虛榮心重,講究衣著,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天,有一位同學的手表在上體育課前放在書桌里,下課回來后就丟了。老師經過仔細調查發現這個女生可疑性最大,但并沒有直接找到這個女生責問她為什么這么做,而是上課時把這件事公布于眾,在學生議論紛紛主張立即翻書桌和書包時,老師講到:“這個同學可能是出于好奇和喜愛才這樣做的,讓我們給這位同學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吧。”老師的寬容保護了她的人格和尊嚴。接下來的幾天里,這個女生在課堂上不敢直視老師,當這位有經驗的老師向她投以期待的目光時,她頓時低下了頭,后來,老師讓她到辦公室告訴她,人的美不僅表現在外表,更表現在內心;只要心靈美,用不著穿什么奇裝異服,并希望她能珍惜時光,好好學習,立志成才。談話以后的第二天上午,老師在整理講桌時,發現抽屜里有一張紙條和一塊發亮的手表,紙條上寫著:“老師對不起,虛榮心使我拿了別人的手表,那天您要是翻一翻我的書包,就可以找到證據,然而您沒有那樣做,我感謝您老師,您的寬容讓我悟出一個道理,做人要正直、誠實。”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教師寬容式的教育,卻成為學生消除污點的洗滌劑。同時,在學習中對學生的寬容會增強學生積極向上的主動性。一次單元測試中,一位學習中等的學生作弊,被老師發現沒收了試卷,課后,老師指出了該學生的錯誤及其危害,并要求他寫檢查,還要通知家長,這位學生答應了,可是,第二天其家長并沒有來,而這位學生卻交上了一份十分誠懇的檢查,向老師承認錯誤,表示一定改掉自己的錯誤,彌補過失,積極學習,趕上其他同學,這位老師接受了學生的檢討,他的寬容使這位學生學習更加刻苦,成績逐漸提高,找回了自己的信心。
但是,現實教育中還存在一些與素質教育不相符的做法,不乏急功近利,缺乏寬容之舉。以嚴厲為準繩,急于求成,希望以己之力駕馭學生積極向上,對犯錯的學生進行嚴厲教育,諷刺挖苦學生,濫用懲罰手段。目的是想引起學生的震動,刺激他們改正錯誤,出發點和動機都是良性的,但給學生帶來極大傷害,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結果是非但達不到預期目的,甚至使這部分學生走向了教育的對立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教訓是慘痛的,應該引起廣大教師的關注:寬松的環境、愉快的心情、正常的心理傳遞給學生的是良性信息和良性刺激,有利于形成學生完美的個性和健康的心理,促進學生思維活躍,輕松愉快地接受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其次,家庭中的寬容教育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理解父母期望子女成才的拳拳之心。有這樣一對父母,非常喜歡自己的孩子,從小開始孩子對各種事物感興趣,家長沒有因為損壞東西而責備、打罵孩子,而是每次都認真地說“很好”,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對小機械特別感興趣,并且迷上了它,把自己的玩具及家里帶有機械的東西拆得七零八亂,家長在肯定了孩子“能干”的同時,告訴他把這些機械再裝回原來的樣子,又簡單地說明了一下道理,上中學后,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孩子非常喜愛物理學科并進行積極鉆研,由學校選拔參加了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奪得了金牌,還有了自己的小發明創造,獲得專利權。當有人問他是如何取得這樣的成績時,他說:“我首先要感謝父母的寬容鼓勵,給了自己充分的自由空間,發揮想象和思維,而沒有求全責備,橫加條條框框,禁錮自己的頭腦,也懂得了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和所付出的心血。”家長的寬容給孩子一片自由發展的天地,培養他探索創新的精神,也促進了健康成長。但現在有些家長,強烈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出人頭地,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從小對孩子要求嚴格,處處進行指導,甚至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事情,這些事情不管孩子的感覺怎樣,有沒有興趣都必須去做,如孩子的學習,除了在學校上文化課外,還讓孩子報一些輔導班,要求孩子必須學會,否則就嚴厲批評責備;更不用說出現錯誤會打罵孩子,使孩子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興趣,失去了自由活動的空間,有的屈服于家長安排,家長讓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則與家長對立,越走越遠,輕者破罐子破摔,家長無法管教,重者與家長對抗,甚至出現傷害孩子、傷害家長的嚴重事件。家長希望子女成才形成的畸形教育觀念和長期過分的嚴厲,使孩子的成長嚴重偏離了健康正確的方向,也背離了社會需要和孩子身心發展的內在規律,也使他們誤入歧途。這對每位家長都是一種警示。
以上事例充分證明運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導致不同的教育效果。運用寬容教育就會取得積極效果,促使學生向好的方向轉化,獲得教育成功。但在實施寬容教育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寬容不等于遷就和放任不管。教育家盧梭說過:“有些人過分嚴格,有些人過分放任,這兩種情況同樣要避免。”我們這里的寬容絕不是聽之任之,無原則放縱,更不是老師軟弱無能的表現,是建立在對學生愛護和嚴格要求前提下所進行的教育,愛護學生,寬容學生的缺點,又要保持自身的威信,指出學生的錯誤,通過友善的言行傳遞給學生,使其心靈上受到震顫,鼓足勇氣承認并改正錯誤,適度把握“寬嚴”標準,方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2.認識到學生犯的錯誤是正常現象,并允許學生在反復中求轉化。中小學生處于各種品質和觀念的成長期,像一棵成長中的小樹苗,難免會出現枝枝杈杈,教師或家長應以正常的心理,正確認識學生的錯誤,進行正確恰當的引導教育,耐心細致地做工作,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時間和機會。同時,對犯錯誤的學生出現反復,要給予寬容,懂得改正錯誤的過程為醒悟、轉變、鞏固、提高等環節,在轉變與鞏固之間易出現反復,教師或家長要以愛心、寬容的態度再教育,使其不斷向積極的防線轉化。
3.需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教師應善于學習教育學與心理學,了解中小學生的心理活動發展趨勢,懂得以適當的方式傳遞自己的愛心,寬容言行。對待有過錯的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其能真正改正錯誤,以更加自尊自信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關系是實施寬容教育的基礎。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學生“四塊糖果”的事例為鑒,提高教育者駕馭教育學生的能力,講究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教育是人與人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教育是對學生的一種保護,一種喚醒,也是一種激勵,一種發現,一種寬容。教師要小心翼翼地呵護學生一點一滴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和主動性,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學好的,積極促進并耐心等待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只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索,適時適度地運用寬容這種教育,將會使許多犯錯誤的學生樂于反省自己的過錯,振作精神,重新塑造光輝的自我,一定會揚起前進的風帆。
王凡.寬容的教育價值探尋[D].華中師范大學,2012.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