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怡(重慶市巴蜀中學校)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小組學習淺談
楊怡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
小組學習是新課改下重點開發和完善的教學方法之一,具有提高認識、豐富辨識能力、完善交流技巧的優點,且符合小班教學的目標,有利于初步實現教學資源最大化。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數學需要更加重視知識的實用性,重視學生的接受能力,重視實踐的水平。因此,采用小組學習方法,綜合利用多種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實踐的積極性,將生活與學習融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小組學習方法,提出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供教學參考。
新課改;初中數學;小組學習;實踐能力;舉一反三
初中數學內容多樣,其意義不只在內容學習上,還有對學生數學科學思維的培養、邏輯思維的養成以及合作思想的熏陶等。新課改特別要求學生要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做到舉一反三,可以從生活中學習,可以更加貼近生活應用。這些要求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講,是指南針,是內容和課堂活動的行動標桿,老師要根據這些來規劃教學方案,制訂計劃,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下面簡單介紹小組學習方法,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如何高效實施。
科學的分組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成績、性格以及能力來科學分組。一般來說,每個小組的成績要平均,這樣組與組之間可以做到公平競爭,領導能力是針對小組組長的一項要求,每個小組至少要有兩個這樣的人才來管理好小組的紀律。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幫助老師分擔教學責任,形成自主管理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整個班級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
但是老師的安排還有特殊的原因。有些同學之間合不來,或者是存在某些矛盾,造成不愿意在同一組的情況。這時老師可以適當調整,或者是先安排不同的小組,讓時間消除矛盾。學生自愿更容易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和良好的班級情緒,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小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老師不在的情況下,能夠組織組內成員展開學習。老師布置課下作業,小組內成員可以聚在一起,共同學習和解決問題。組內成員的學習能力可以通過課下作業討論相互完善,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別是一些比較難的問題,組內學習較好的學生能夠解決,但是對普通生或者是學困生就有難度。組內共同學習討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能夠在上課前就將問題解決,而學困生也得到了優等生學習習慣的帶動,能夠更好地督促自己學習。初中生在這個年齡階段存在一定的叛逆性,利用課下時間,讓學生一起學習成長,能讓他們的人生更加美好。
小組內學習需要組內樹立榜樣和典型,讓學生可以參考其表現,形成屬于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相互監督學習是小組學習的一大優勢,組內成員相互檢查作業,批改對方試卷,可以及時糾正其錯誤,也讓許多不自覺的學生也參與到學習中來。必要時可以在組內采用一幫一的策略,組內再分小組。兩個人相互督促,相互學習彼此的優點,共同完成課下任務,解決課堂上不懂的問題。而且一幫一的方法使兩個人的學習精神更加集中,而且監督的對象比較少,遇到什么問題能夠直接解決。對于小組長來說,監督的責任更加重要。除了負責好自己的學習之外,小組長還要管理組內其他同學的學習事務,比如統計成員的學習進步和后退情況,向老師報告同學的學習困難,和老師溝通新的教學方法等等。組長要做好帶頭作用,也可以實施輪流組長制度,讓每個人都能夠嘗試這個“職位”,體會責任,以督促自己的數學學習。
初中數學在傳統教學中的一大缺點就是實踐性比較弱,學生缺乏使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學習中不會將數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既不利于數學知識的掌握,也容易造成“學無所用”的感覺。利用小組學習,給每個小組在假期布置實踐調查任務,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來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學習平均數、眾數等數字特征時,安排學生調查幾個街道上的垃圾桶情況,通過數字來總結說明城市的環境衛生建設,再提出幾點希望。這使得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字,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生活工具。小組為單位的實踐能夠充分發揮每個人的長處,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簡單。而從數學的應用來說,實踐是檢驗知識的環節,利于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更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深刻的數學思維,對學習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
總之,在初中數學中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可以改變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自覺性。在集體氛圍中,提升自身能力,發揮自身優勢,建立學習自信心,將數學學習轉變為興趣培養,使學生更有動力地學習科學知識。
[1]李亞敏.淺談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J].都市家教,2015(3).
[2]邢宗昱.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a版,2015(16):161.
[3]李芳菲.基于新課改的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淺析[J].快樂閱讀,2013(4):23.
·編輯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