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昌(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茶地中學)
淺談初中體育中的長跑教學
李其昌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茶地中學)
據(jù)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xù)下降。我分析認為,造成青少年體質下降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青少年學生勻為獨生子女,他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頭肉,父母過分地溺愛,他們平時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少應有的體力勞動;二是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現(xiàn)在的孩子缺少父輩們兒時的追逐、打鬧、游戲……多數(shù)宅在家看電視、玩電腦,平時出門坐汽車,上樓乘電梯,缺少應有的體力活動;三是目前的教育體制仍存在“應試教育”的現(xiàn)象,學校因受社會、家庭等壓力,過分注重升學率,導致學生學業(yè)負擔過重,學習時間過長,缺少體育鍛煉時間。
青少年體質的下降首先會危害他們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誘發(fā)心理的“亞健康”,比如:抑郁心理、焦慮心理、強迫心理、自卑心理、恐懼心理等。百年之前,梁啟超先生就提出“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的健康,關乎民族未來,更關乎“中國夢”的最終實現(xiàn)。因此,學校體育工作越來越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國務院辦公廳也曾頒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各校切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嚴格按規(guī)定的課程設置要求,安排體育與健康課時,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愛好、運動興趣和技能特長,把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落實教育規(guī)劃綱要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任務。
伴隨著《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的啟動,我市體育中考也實施了多年,體育中考的改革不僅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進程,也提高了學校體育的地位以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學校、社會和家長對學生體質健康的關心和重視。我市教育主管部門根據(jù)學生體質不斷下降的事實,實時調整了初中畢業(yè)生升學體育考試實施細則,規(guī)定:我市各區(qū)、縣從2014年開始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必考項由50米跑改為中長跑(即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2015年開始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總分300分制(測試三項,每項100分)改為100分制,其中必考項中長跑占50分,其余兩項占50分,這種做法有利于促進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這也更加凸顯出中長跑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從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和學生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在目前體育中考下的中長跑教學的幾點看法,以期和同行們一起探討。
近些年來,網(wǎng)絡上不斷報道學生跑步猝死事件,有的學校、體育教師甚至為了“安全”,對中長跑教學采取“避讓”的對策。當然,“安全”是我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永恒的主題,“安全不保,談何教育。”因此,教師在中長跑教學前,要對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或調查,了解學生有無重大病史或者心血管等疾病,對這類不適宜大運動量練習的學生要特別的照顧,要減免他們的運動量。另外,在練習前要組織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練習時要避免在凹凸不平的場地或堅硬的水泥地板上跑步,盡量選擇較為松軟的泥地或塑膠場地練習,以避免運動損傷。
怕苦、怕累是當代青少年的共性,學生不喜歡或畏懼中長跑,主要原因在于,中長跑練習枯燥乏味且又苦又累,特別是當“極點”出現(xiàn)的時候。當“極點”出現(xiàn)時會有胸悶、四肢無力、呼吸困難、跑速降低,甚至有頭暈、腹痛、想吐等現(xiàn)象,從而產(chǎn)生難以繼續(xù)跑下去的感覺。如何消除學生的這種恐懼心理呢?首先要給學生講解中長跑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地位。讓學生了解中長跑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達標測試的重要項目之一,也是初中生升學體育考試的必考項,且在體育中考分值中占據(jù)“半壁江山”。讓學生了解中長跑的特點和重要意義,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其次,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極點”現(xiàn)象,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受,只是根據(jù)個人運動水平的高低,出現(xiàn)的時機有快有慢,持續(xù)的時間有長有短,疼痛感有輕有重。最后,讓學生了解中長跑練習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長期堅持中長跑練習,不僅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謝能力,培養(yǎng)勇敢、頑強、積極、進取等優(yōu)良品質,還能增強大腦活動能力,消除抑郁,減輕學習、工作壓力,提高學習、工作效率。
在中長跑練習“極點”出現(xiàn)后,這時學生的意志品質也是最脆弱的,他們往往就此會放棄練習,這個時候教師要不斷提醒學生適當調整跑速,加大呼吸深度,加大擺臂力量,并用激昂的語言鼓勵學生“堅持就是勝利”“狹路相逢勇者勝”……鼓勵學生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跑下去,這樣,“極點”現(xiàn)象就會得到緩解,身體機能也會得到明顯的好轉,這就是生理上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當?shù)诙魏粑鼇砼R時,將會帶來相對輕松的感覺。
中長跑時,由于機體能量消耗大,因此對氧氣的需要量增加。為了保證機體對氧氣的需求,在練習過程中呼吸就應有一定的頻率和深度,并與跑的步伐相配合,以減小體力消耗。一般是跑2~3步一呼氣,跑2~3步一吸氣。隨著疲勞的出現(xiàn),呼吸頻率也會增加,可采用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方法。因為只有充分把二氧化碳呼出,才能充分吸進氧氣,所以在換氣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呼氣,呼吸一般用鼻子與半張開嘴同時呼吸。
中長跑練習距離長、動作形式單一,學生易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學中不能讓學生周而復始地練習1000米跑、800米跑。可采用變換跑的形式,如變速跑、間歇跑、跑走交替等。我校是一所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采用封閉式管理,學校處在半山腰上,學校旁邊是農(nóng)民公園,公園內有非常適合越野跑的步行道路、棧道。所以,在學生練習中長跑時,我會經(jīng)常組織學生到農(nóng)民公園跑步,學生長時間圍在學校學習、生活,偶爾回歸自然、親近自然,在園里時而上坡跑,時而臺階跑,時而穿過小景點,竟取到了很好的鍛煉效果,又增強了練習的趣味。另外,還可以采用游戲、比賽的方法進行練習,營造愉快、競爭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熱情。
陳忠輝.探討初中體育長跑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3).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