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茂
(江西省東鄉縣長林中小學 江西東鄉 331800)
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實踐能力
劉志茂
(江西省東鄉縣長林中小學 江西東鄉 331800)
本文從物理教學實踐的角度來探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四條有效途徑:重視探究學習,發揮學生主動性;創造合作氛圍,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當開展課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對物理感興趣。
物理教學 實踐與創新能力 自主學習
素質教育是新世紀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其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學觀念,學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直灌輸知識。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嘗試與感悟。[1]
科學探究是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中,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表達與交流的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方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教學方式采用探究式,就是要求我們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可采用探究式方法教學。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充分利用實驗室和身邊常用器材,盡可能的將演示實驗變為學生分組實驗,將驗證實驗變為探究實驗,創造條件讓學生經歷主動發現知識和規律的學習,讓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掌握方法和技能。充分發揮實驗的功能,增加學生動手機會,挖掘學生潛在的創造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處于自覺主動的地位,在錯誤和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認識,取得成功。[1]
“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側重的是對于學生知識的灌輸,是單純的復制。從而就造成了一種壓抑的課堂氛圍。而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注重的是同學們的理解體會和親自實踐體驗到的樂趣。這樣以來,良好的課堂氛圍會給學生們一種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由此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和潛力會極大的發揮出來。縱使不同的科目的學習方式不太相同,但只要形式得體、氛圍輕松、有默契、對于學生尊重、有充分信任的學習環境,就是新課改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通識。[3]
展開有效的小組合作式學習,本質也是為了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只有心理得到了真正的放松,學生們的思想才能更加開放,才會熱情洋溢的探討問題,才會讓團隊合作的欲望變得更強。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創造一個輕松的心理環境呢?這就給老師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提出了要求。小組式合作學習要盡可能創造出適合學生的合作環境,運用各種適當的方法給學生精神層面上的鼓勵和支持,多一些鼓勵支持與理解,并且還要提供充分的時間。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時我們可能會遇到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思維方法去理解問題,有的教師就很不尊重學生地打斷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接著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教案繼續學習。我們可以想一想,這種“言聽計從”式的合作學習方式,只是表面上的合作,最終結果想必也會事半功倍。讓有想法的學生得以表達,我們要做的知識引導工作,讓他們一步步的去理解自己的對與錯,想必這樣做比我們直接告訴他要好的多,這樣以來會使他的思維能力不斷成長,通過一些“錯”的實踐過程,也會使他更好的理解對的思維過程。形成這一方法,在小組團隊合作中,才能讓相對弱勢的群體感受到相互之間的幫助、理解與鼓勵。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學習氛圍,才能給學生帶來心智上的發展、認識上的矛盾、思維上的相互交流與能力上的不斷改善。
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一些有意義的物理綜合實踐活動。通過一些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教學,也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的有效方法。
實踐活動前,老師們要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例如實踐場地的布置,實踐活動物品的準備,這樣以來才會保證實踐課堂的順利進行。其次,還要在實踐活動之前對學生做好一些知識點的鋪墊工作,和一些技術層面的教學工作。由于綜合實踐有較大的開放性,在活動過程中也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活動結束后,仔細閱讀學生的實踐活動報告,組織學生匯報和交流,選擇小組代表介紹他們的研究過程和探究結論,交流他們的感受,鼓勵學生大膽地談出他們在實踐活動中所采用的不同思路與方法,對他們的優點應當充分肯定和表揚,使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到了鍛煉和提高。
初中物理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是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而且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普遍提高。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也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快樂,在分享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都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所以只有學生們產生了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之后,才會有一定的動力。運用新時代的方式方法,現代化的設備能夠很有效的幫助我們進行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好現代化的設備,不僅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也能夠使教學變的更加簡單化。總之,在新課改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法,注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讓學生的思維發散起來,激發出學生最大的潛能。
[1]馬從臣.山東省陽信縣實驗中學.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N].學知報,2011.
[2]黃正平.淺析如何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思維[J].教苑薈萃,2010,(26).
[3]張維善.迎接新課程:做清醒、理性和有所作為的實踐者[J].物理教學探討.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