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瑞清
(南昌市西湖區站前路教育集團云飛分校初中部 南昌西湖 330000)
創建思維課堂,“解凍”學生思維
萬瑞清
(南昌市西湖區站前路教育集團云飛分校初中部 南昌西湖 330000)
在閱讀教學中,重解析、輕思維的現象屢見不鮮。教師在閱讀課中重視語法知識的講解,而忽視學生思維能力和品質的培養。在本文中,筆者將以人教版八年級第六單元閱讀課為例,從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思維品質的角度,分別闡述了如何在閱讀課前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發散和聯想思維能力;閱讀中如何啟發追問,訓練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閱讀后如何拓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本文還將探討培養學生閱讀思維能力以及創建思維課堂的的多種方法和渠道、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核心素養 思維課堂 思維品質 思維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講解、學生記錄、課后背誦”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以及思維落伍、僵化。作為學習主體---學生本身而言,在整個閱讀課的學習過程中,他們課堂參與度不高、缺乏主動思維以及深層次理解文章主旨,體會作者寫作意圖的能力。學生思維基本處于“冰封”的被動接受狀態,更別提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學習等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英語閱讀課堂中創建閱讀思維課堂,解凍學生思維行動迫在眉睫。[1]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提倡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了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同時也為了落實我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
作為我國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學科素養體系的提出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它是學生關于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綜合表現;也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它可教可學、會一直持續伴隨我們終生,并不斷完善和發展。[3]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斯滕伯格在《思維教學:培養聰明的學習者》這本書中提到:“知識對于任何一種思維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知識,一個人無法思維;反之,沒有思維,知識又是空洞的,沒有活力的”(轉引自李宗元,2013)因此,我們提倡知識型課堂向思維型課堂教學轉變,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更多要兼顧思維品質的培養。由此,思維型課堂孕育而生。
思維課堂即培養學生學科思維的課堂,“當學生學著用一門學科的符號體系和風格進行交流時,他就在發展自己的學科思維”。英語課程的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以主題意義探究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與表達的語言實踐活動中融合知識學習和技能發展,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新等思維活動,建構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構成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學會學習,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王薔,2015)。思維課堂要倡導學科素養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即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它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
思維型課堂教學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以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習動機;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師生之間的互動;重經驗教訓等進行反思和遷移(胡衛平,2012)
思維型課堂側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析問題以及探究問題解決的各種方法與途徑,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1.讀前激活思維,培養發散聯想思維能力
讀前環節是閱讀教學中思維活動的開始。教師在閱讀前要重視結合文本話題和閱讀材料,引導學生發散聯想相關的背景知識、啟發學生的先行認知、促進學生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擴大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構架知識體系,為學生的發散聯想能力以及讀中的活動奠定基礎。
2.讀中啟發追問,訓練批判思維能力
批判就是對信息的反駁或質疑,它是一種在認知過程中發現問題的思維活動,而批判性思維則是在思維活動中對認知對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維方式。在批判性思維訓練中,教師應要求學生不拘于書本,敢于質疑。另外,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文本中留下“疏漏”,為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提供契機。只有多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批判性的質疑、分析和評價,學生才能跳出常規思維模式,生成各自不同的觀點。[4]
3.讀后拓展思維,形成創造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個體在活動過程中其創造力的表現,也是個體突破原有的思維范式,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信息和素質等要素,在大腦反應場中超序激活后,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造出新的思維成果和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性思維基礎上發展并培養起來的,它是思維品質的最高境界。
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在英語課堂這個主陣地,教師要創設民主、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心理環境下樂學、善思、敢言,不斷拓展思維空間,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課外是思維訓練的延伸,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語言實踐的機會。
總而言之,教師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在日常英語教學活動中,努力創建思維課堂,解凍學生思維!解放學生思維!讓學生盡情享受英語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夠收獲英語核心素養之果![5]
[1]李宗元.2013.思維課堂才是真教學[J/OL].
[2]王薔.2015.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老師,(16):6-7
[3]胡衛平.2012.學思維活動課程9教師用書.初中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王立. 2014.基于文本深層解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中學篇),(5):42-46
[5]戴軍熔等.2011.英語閱讀中的讀后活動:設計與實施[M].航州:浙江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