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玲
?
踐行新課程標準呼喚科研型教師
◎高玲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在于通過變革人才的培養模式,發展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呼吁廣大教師要積極進行教育科學研究。要成為科研型教師,必須加強學習與實踐,加強實踐與理論的循環提高,積極推進職教語文課程的實施與職教語文教學的改革。自2006年走上講臺之后,新課程標準就一直在耳邊縈繞。到底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職業中學的教師做些什么?根據這些,筆者結合在教學一線的教學經驗,以及連續兩年參加省“兩課評比”的經歷,對新課程標準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得出一些粗淺的見解:新課標的實施呼吁廣大教師積極進行教育科學研究,使廣大教師成為科研型教師,進而推進新課改。
雖說新課程標準提出已有段日子,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尤其在職業中學的課堂中,很多教師對新課程標準不熟悉、或是不關注,因此,現實的語文教學狀況離新課標的理想相差甚遠。許多教師依然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巴,一堂課的傳統模式,教師在講臺上自“豪”(自問自答),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所以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實施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切實以學生為本,所有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學生能積極主動接受所學知識為落腳點。這就要求廣大教師靜下心來,研讀新課標,真正實施新課標。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對教師而言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它要求教師角色的轉變,即從知識的傳授權威轉變到平等參與到學生中的研究,從研究教法轉到研究學法,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但嚴峻的現實是教師不愿或不能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他們抱著固有的經驗不放,或不敢越雷池一步,只期望憑著時間的累加,重復的幾張講義來提高學生的成績。這就迫切需要教師加強對新課標的研究,哪怕是運用其中的一點,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筆者曾經聽過一堂語文課,教師把班級分成兩組,進行兩組比賽活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被喚醒,形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氛圍,課堂反應非常積極,課堂效果很好,學生們是在享受課堂過程,一堂課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
(一)轉變教育觀念
要成為科研型教師,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重在傳授知識,新課標則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發展。進行研究性學習要著眼于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教師在研究教材教法學法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式、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作為職教學校的老師更要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學習水平與心理特點,關注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使新課標教學模式切合中職學校語文課程教學的特點。
(二)轉變科研觀念
平時進行教學時,有的教師擔心選題已經被別人寫過,怕重復雷同;還有的苦惱時間不夠用,科研太浪費時間,不如講些題目實在些;更有甚者擔心自己能力不夠,怕研究的不深入不透徹。其實,我們面對的是鮮活的課堂,性格迥異的學生,我們擁有豐富的教學實踐,這是我們教師進行科研的不可多得的資源,比理論更能支撐我們的研究。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實踐相輔相成,教育科學研究能使教師發現自我、認識自我、豐富自我,促使教師發現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水平和個人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三)切實進行科研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向不同級別不同部門的不同機構申請課題,進行研究。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研究機構和各級各類教育學會會在不同時期發布課題申請的有關事項,教師可以申請感興趣的課題。只要教師是個有心人,就可以在不同的教學研究室、教育學會和各種語文教學研究基地申請到相關課題進行研究。在研究中,提倡合作研究,“科研型教師要具有合作意識”。
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有多種策略,如課題牽動、案例分析、個案研究、教學反思、教學筆記等。研究的主要形式是定性研究,“定性研究適合研究教育的本質”。
世界各國的課改實踐證明,教育改革的關鍵是教師的創造性,教師的創造性則源于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無數經驗證明,“教育只有走科研之路,才會有生機勃勃的發展”。《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為廣大戰斗在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體現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指導思想;體現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 ;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體現了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管理制度改革要求。
當一個教師以一個研究者的姿態介入到自身的教育行為中,把踐行新課程標準和教育科研結合起來,把教育科學研究當作一種內在需求的時候,就會發現看似簡單平常的教育現象原來蘊涵著如此巨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就會發現窮其一生的教學探究也只不過是教育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但每位教師都可以通過教學研究使這朵浪花絢麗多彩,燦爛無比。
參考文獻:
[1]章熊.中國當代寫作與與閱讀測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吳慶麟.認知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韋志成.作文教學論[M].南京:廣西教育出版社,200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捷]夸美紐斯著,傅任敢譯.大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高玲江蘇省宿豫中等專業學校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