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明華
?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反思
◎谷明華
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為了在教學中實現這個理念,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不斷提升個人的業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業務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引起教師的關注。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反思應把“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教師不僅要進行自我反思,還要引導學生反思。
教師通過自我反思,逐漸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提高個人教學水平,從而使高中語文教學更加有效。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反思哪些內容呢?
(一)反思教學理念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語言交際的基本能力。新課標語文教學,要從片面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全面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加強語文積累和整合,通過閱讀優秀作品,感受語言藝術的魅力,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進而擴展語文學習范圍,最終形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如在學習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時,筆者先讓學生細細品讀第1節中的三個“輕輕的”,感受徐先生對母校的萬千離愁,然后再讓學生品讀第2至6節,感受徐先生對母校的舐犢情深,最終引導學生感悟第7節中的“不帶走一片云彩”與第1節中的“作別西邊的云彩”遙相呼應,一氣呵成,達到領悟徐志摩先生“詩化人生”的境界。
(二)反思教學過程
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是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的三個階段。課前反思是教師依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中即將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反復的改進和完善,不斷優化教學方法的反思。課中反思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課堂上出現的突發狀況所作出反應的反思形式。由于課前完善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操作中不一定適用,所以在課堂運用時難免會出現偏差,這時教師就要主動、及時地作出調整。課后反思是教師對課堂教學方法的總結和再創造。一節課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教師教學工作的完成,教師要針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使課堂效率最大化。
如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課時安排為2課時,因為這篇是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的第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所以計劃是第一課時簡單介紹魯迅先生,以及讓學生通讀課文,先大致了解課文內容。但教師在上課時發現,學生在不了解寫作背景的情況下無法領會課本中的意境,因此,教師臨時決定調整內容安排,讓學生停下自讀,由教師先給學生介紹寫作背景,讓學生明白魯迅先生寫作時的心境。這樣雖然縮短了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時間,但對學生理解全文有很大的幫助,甚至達到不需要老師講解就能理解課文中心思想效果。學生真切感受到魯迅先生的創作心境,從而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反思教學方式
社會在進步,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與時俱進。長期以來,高中語文的教學以精讀精講、反復做題為主,雖然教師要求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但很少主動提供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多是教師給學生提供參考書目,讓學生自學,至于閱讀效果更是“沒有時間”關注。高中語文新課程強調,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高考制度也作出相應的調整,有意識地考察學生的課外閱讀、經典閱讀以及考察學生閱讀面和閱讀品味。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不斷改進和完善,以便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如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這是一篇著名的演講,全文表達了一名黑人對自由、平等、民主的渴望,極富感召力,很適合讓學生朗誦。在講解這篇文章時,教師應在課前先讓學生預習,并給學生提供幾本類似的參考書和文章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課堂上,教師主要讓學生自由朗讀,并鼓勵學生與閱讀到的類似文章進行對比。由此一來,整節課進行地激情澎湃,學生的感情得到了前所未有地迸發,學生對文章主旨有了真切的感受,在培養學生感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反思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學會學習,為他們走更遠的路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反思的內容主要包括對知識的反思和對試題的反思。
(一)對知識的反思
高中語文教材選取的文章雖然各自獨立,但它們之間仍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反思和總結。毋庸置疑,構建知識網絡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特別是對文言文的學習。如李白的《蜀道難》,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礎上,教師在講解時遇到以前講過的詞或句式,可進行知識鞏固講解,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系統的認識。
(二)對試題的反思
高中語文新課程的實施帶動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在高考試題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學生正確解答語文試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做過的試題進行總結和反思,學會找出解答試題的關鍵點。無論是課堂練習還是階段小結,或是學期測驗,教師都要精選試題,既要注重奠定學生的語文基礎,又要注重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在每次練習結束后,教師都要組織學生對此次練習作小結,在不斷地練習和總結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無論是教師反思還是引導學生反思,都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新課程理念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要不斷總結和反思,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完善自己的教或學,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應用能力。
(谷明華甘肅省慶城縣隴東中學7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