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波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第三中學)
淺談美術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劉紹波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第三中學)
美術在中學課程中是一門基礎文化課,作為藝術學科,它在培育學生的審美水平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美育的主要途徑。
審美教育;創新力;想象力
美術是以培養學生興趣、積極參與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教育,讓學生具備樂觀向上、自信的健康心態和品質。本文將就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在教學過程中,思想、意識、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的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有利源泉。”通過欣賞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美術中的欣賞課包括繪畫、草編、漫畫與動漫等,這也使學生感受到了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文化。例如,在欣賞《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的課文時,經過教師的講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與民族自豪感。
繪畫課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有的教材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來研究教材,向學生表達它的內在含義,比如,在畫家鄉美麗的景色時,要讓學生明白我們需要熱愛家鄉,學會感恩與回饋自己的父母,形成良好的品格,從繪畫中提升自己的思想。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美術能夠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鑒賞藝術作品時,對作品有著自己的鑒賞能力,能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與個人修養。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美術的價值。馬克思曾經說過,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這體現著藝術對于個人對于生活乃至社會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人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中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階段,他們的可塑性較強,美術本身就是一種美學,是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有著自身獨特的魅力,因此學生對于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美術課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質,激發學生的熱情創作,通過具體的事物、形狀、顏色、空間等繪畫語言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記憶力,對開發智力大有裨益。如今,美術與生活關系日益緊密,所以掌握好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對于今后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中學美術課的審美教育作用體現在不斷地發現美、追求美、創造美,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對美術進行重新審視,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完善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全面的提升與發展。
王大根.學校美術教育目的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