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榮江
(重慶市榮昌安富中學)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
薛榮江
(重慶市榮昌安富中學)
素質教育是以挖掘學生潛力,拓展學生發展空間,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面向全體學生,培養身、心健康,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為將來培養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它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最終體現。體育是素質教育中重要一環,是助推素質教育成功與否的一塊奠基石。
體育;培養;提高;素質
體育教師自身的素質和素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有示范和引領作用。因此,體育教師先要從自身做起,在思想道德上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書首先是育人,在本專業上要不斷學習和提高,給學生做出表率。因此,身為體育教師,首先要立德立志,有責任感;其次,加強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從教育規律出發,樹立以育人為目標的教育觀念。發揮體育教育的功能,在鍛煉學生的身體,提高素質的同時,培養他們勇敢、拼搏、團結、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學習,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育人先育“德”,品德貫穿在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要發揮體育教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品質。
1.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教育影響學生。無論課內、課外,既要對學生嚴格要求,更要注重自身素質和修養的培養和提升,用實際行動去影響帶動學生,為學生做出表率。
2.通過嚴密的課堂組織,多變的教學手段,豐富的課堂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服從指揮、遵守紀律、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的精神等融入其中,漸進式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及集體主義觀念,讓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中,思想道德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體育運動能讓學生的情緒得到很好的釋放,有利于學生抗壓能力的培養,在激烈的運動對抗當中,一時的勝負只是結果,鍛煉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享受比賽的過程,樹立勝不驕、敗不餒的作風,是我們體育人在體育教育的工作崗位上需肩負的責任。
對學生興趣的培養是體育教育向課外延伸的基礎,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培養有運動天賦的學生,引導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把課堂中所學的運動技能延伸到課外,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對養成鍛煉的習慣,鞏固學生的技能,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并對提高運動技能和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好的幫助。
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需要。國家建設和現代企業所需要的人才要求學識淵博、身心體健康,還要有團隊協作的集體主義觀念。體育在運動形式上具有多樣化、不確定性等特點,要求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臨場應變強,專注、協作配合、相互鼓勵、支持與內心的“堅忍”等特。長期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更具有吃苦耐勞和協作的精神。因此,體育運動,能加強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更能在運動中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造力。
總之,改革開放至今,科技快速發展,人才的快速“流動”,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學校的素質教育提出了高標準和嚴要求。加強體育作為培養合格人才的作用,發揮其功能,是學校教育以及從事體育教學的教師需要繼續努力的地方。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