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亞晶
(吉林省永吉縣第十中學)
淺析初中三角形全等教學策略與技巧
聶亞晶
(吉林省永吉縣第十中學)
初中數學課程中對三角形全等的學習其實也就是對平面里兩個圖形的學習。三角形全等也就是將其中一個個三角形進行旋轉、平移等手段最終能夠與另一個三角形完全重疊,這是在初中三角形學習中經常會出現的一個關系。主要介紹了在學習全等三角形過程中教學的策略和技巧。
全等;三角形;方法
學習全等三角形的第一步,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盡量用直觀的方法向學生展示全等三角形,例如,用紙做成兩個同樣的三角形,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應該怎樣去證明這兩個三角形完全相同。這一步就能夠讓學生對兩個全等三角形有個初步的認識,接下來教師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初步的認識塑造成正確的數學概念。而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過程。
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概念之后就是要去思考什么樣的情況能夠證明三角形全等了。經驗告訴我們,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并不如學生主動思考研究的效果好,學生思考的過程也是靈活運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的過程。教師這個時候要做的應該是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其思考方向,例如,完全能夠重疊的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那么怎么樣它們才能完全重疊呢?三個邊與三個角相等它們一定全等,那如果少幾個條件呢?最少幾個條件能夠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呢?這些問題提出后,學生將會進行多次嘗試和驗證,最終發現可以確定全等三角形的條件:邊邊邊,角角邊,角邊角和邊角邊。這多次的驗算也是培養學生細心的重要過程,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記憶和認識。
找到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之后,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題目中去。這點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并且能夠清楚地分析題中要用到的是哪幾個條件。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對圖形標記的習慣,這樣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會方便很多,不容易受到復雜圖形的影響。
學習全等三角形的知識也是學生學習數學思維的過程,這一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真正體會到數學所帶來的樂趣。而教師也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不足之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史善良.創新教學方式 提升教學效能:新課程標準下提升初中教學活動效能策略芻議[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9).
[2]魏紅星.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有效學習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10(1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