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峰
(山東省新泰市實驗中學)
為課堂教學注入“軟”動力
康峰
(山東省新泰市實驗中學)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育的改革最終要定格在課堂教學改革上。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高效課堂教學已日益成為廣大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關注和探討的熱點問題。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要打造高效課堂,需要為課堂教學注入“軟”動力。
教師要注重師德修養,尊重每一個學生。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師生合作、激趣的基礎。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也會連帶著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真正“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學生對教師的信服和認可是課堂教學中學生體驗、神領的基礎。教師要潛心備課,充分利用各項教育教學資源,充分發揮教學智慧,將知識凝結成“思想”與學生碰撞出“火花”。有了這種思想的火花,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凝神聚力,才會真正領會知識的真諦。
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有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根本。
學生的“學習動力”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內在的興趣動力,二是外在的壓力動力,三是滿足自尊需求的個性動力。對待不同學科、不同知識,學生學習的動力也不一致。上課之前老師應當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熟悉學生的家庭環境等,來獲知每個學生學習的動力。找到了動力的來源,課堂上就可以靈活運用不同的激發方式,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求知。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的。學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動和實踐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此,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啟發學生思維,給以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查資料、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集體討論、自我展示、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控,以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與高效。
發現錯誤及時改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總要經歷許多挫折和失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圍繞學生的“錯誤”展開教學,在暴露錯誤、剖析錯誤、修正錯誤、反思錯誤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知識、提高能力,這樣會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聰明在于學習,知識在于積累。”面對不同個性的學生要進行不同的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不斷為課堂教學注入“軟”動力,才能讓課堂教學演繹更多的精彩,閃爍更亮麗的教學智慧!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