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鴻
(貴州省三都民族中學)
高中化學新課改教學方法的研究
潘鴻
(貴州省三都民族中學)
近年來,課程改革在高中學校進行得如火如荼,在許多課程上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中高中化學教學是怎樣進行的?在新課改后高中化學教學又是怎樣的呢?課改后的化學教學方法能否對學生起到一個非常好的教導作用?基于此,就高中化學新課改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簡單探討。
高中化學;教學方法;實踐能力
化學是高中生所學學科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在高考的成績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化學基本知識和化學基本理論教學,平常對一些化學實驗常常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本內容進行想象。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往往提不起對化學課堂的興趣,學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對一些化學現象并不能通過實踐去思考,這樣的化學課堂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是非常乏味的,自然課堂效率并不高。新課改后對高中化學課程的要求是:在學生原有的知識下,使學生自主發展,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學生的高校自主學習能力。可見,以往的化學教學方法并不能滿足新課改對化學課程的要求。
1.教師充足的準備是打造一個高效化學課堂的基礎
在新課改后,化學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要求,熟悉新課改后化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只有弄清楚了目標,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在高中學校中,有部分教師認為中學化學知識比較簡單,所以在上課前并不怎么備課,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學校方面應該制訂一些相關的規定,使化學教師在固定的時間去集體備課,在備課中,教師可以交流各自的教學方法和經驗,這樣教師就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科學,這樣更容易完成新課改下的化學教學任務。化學教師在平常生活中,也要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使自己保持著一個先進的教學方法,在發展迅速的化學教學中不落伍。
2.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高中所學的化學知識是非常瑣碎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絡。學生建立知識網絡后,對課本內容更容易理解。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與《金屬的化學性質》這兩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把這兩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這兩章的內容,使學生對于氧化還原反應和金屬的化學性質聯系起來,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教學時不能只停留在化學課本上,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關于氨知識的學習中,化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實驗室中進行這一章內容的學習,通過做化學實驗,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使學生對這些化學現象牢記于心,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中的一些現象,對這些化學現象進行思考,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化學實驗中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化學教師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在實驗中學習更能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為實現新課改后化學課程的教學目標,高中化學教師要在課堂前做好備課,保證自己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幫助學生建立化學知識網絡,在化學實驗中,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
[1]劉秀玲.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06).
[2]李鑫永.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3(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