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東華
(江蘇省張家港市鹿苑中學)
新課標下如何有效開展初中思想政治教學
陶東華
(江蘇省張家港市鹿苑中學)
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受傳統教學思想、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影響,部分教師還不能完全擺脫傳統教學結構的束縛,仍然將思想政治知識傳授作為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手段,使學生喪失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指導下,創新教學方式,實現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
初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興趣
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培養中學生綜合素養的主要渠道,學生可以在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得到有效培養,使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認識仍停留在抽象、乏味、難懂這一層面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持有排斥心理。因此,教師需要積極轉變傳統觀念,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以此激發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活動是為了實現師生教學相長,共同在知識探究中進行研究、討論,真正實現師生平等對話。但是,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師生一直處于一種不平等的地位,教師處于教學主導地位,而學生作為知識接受者被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常常將自己視為教學權威,忽視對學生個體的觀察與分析,漠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師生關系看作是簡單的“教與學”。因此,在這種“以教師為教學根本”的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難以發揮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只是作為背誦教材內容的工具來聽講,逐漸對思想政治產生厭倦心理。教師需要從心理學家康姆斯和思耐格的研究中積極吸取教學經驗,其中最主要的是“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的課堂氣氛”。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對學生進行深入地觀察與分析,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平等對話交流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對所學知識自由提出疑問,敢于質疑。然后,教師還要利用教材內容營造真實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悟教材知識。例如,在講授《超越自負、告別自卑》這一內容的時候,我會鼓勵學生主動傾訴自己身邊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以此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我們班的某一個班干部主動訴說自己的故事:“別人眼中的我總是風風光光的,成績優異,老師信任。但是,有時我也會感到自卑難過。前幾天,爸爸給我講了一道數學題,因為題太難,我一直聽不懂,爸爸就很生氣,罵我笨……”通過這個學生的講述,在真實、感人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明白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面對不足之處,我們不要自卑,要敢于正視,學習他人身上的長處,以此揚長補短,實現自身發展。通過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在討論中體現主體性。
教學主要是由活動組成的,學生通過參與教學活動,不僅可以獲取相關的知識,更可以在知識學習中實現自身各項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多種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探究中主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采取多種方式來創設對學生極具吸引力的教學活動,將學與動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1.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
在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政治教師一般仍采取黑板加粉筆的方式,這樣即便教材中的內容很精彩,素材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對此也很難產生興趣,更不用說探究了。因此,教師可以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眾所周知,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源于生活,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利用多媒體將這些抽象的內容生動、具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這些具體內容的分析,可以激發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例如,在講《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時,教師一味地“讀”教材,學生會對此產生厭煩心理。但是,利用多媒體來展示播放一些公益廣告,讓學生對此進行分析、討論,可以使他們在自主學習中受到啟發,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并在生活中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2.引入實踐環節,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政治是一門極具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科目,開展思想政治教學不僅是為了實現學生對相關基礎內容的掌握,更需要實現學生對所學到的內容在生活中進行運用。因此,教師除了講授課本內容之外,還需要將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在講到《自覺維護正義》這一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小月月事件、公車盜竊等事件引入課堂,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領悟教材內容,在現實中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在教學中通過創新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1]周曉寧.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5.
[2]鄒超.淺析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