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雄縣中學 高旭
高中化學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
河北省雄縣中學 高旭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化學教師,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化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激發,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前提。
興趣 化學 高中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有必要研究和掌握學生學習心理中的意向活動,積極誘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談談本人的做法:
要培養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首先要相信學生能夠學好化學,讓他們從教師的期待和信任中得到鼓勵。其次,要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互相協作、共同探索未知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對于優等生,教師應創造條件,積極啟發他們提出和發現問題,讓他們從中體驗成功的歡樂;對于中等生和后進生,教師則應因勢利導,讓他們從處理簡單的問題中增強自信,從陸續的成功中激發興趣。
在化學教學中,通過恰當的設疑,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對誘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通過分層學生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學習起點。在分層教學中,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教師可以把教學目標建立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意思是說學生想達到學習目標,而目標又高于他們的現有水平,在努力之下才能達到。通過自我努力、教師幫助,達到學習目標后,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發展了能力,也增加了探索知識奧秘的興趣,體驗到了揭開新、舊知識之間邏輯聯系的樂趣。
作為化學教學的基礎,我們必須立足于化學實驗這個基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例如,組織學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簡單實用的實驗儀器,用廢棄筆芯代替導氣管,用鉛筆做電極等等。另外根據具體情況,對一些實驗進行改進,例如,C12與H2O反應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1)取二瓶C12,在一瓶中加入適量的水振蕩。①比較二瓶氯氣的顏色②比較水溶液和蒸餾水的顏色,可得出什么結論?(2)在氯水中分別滴入少量AgNO3和固體NaHCO3及幾滴石蕊試液。①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產生,說明有什么離子?②為何石蕊先變紅后褪色?是氯水中的氯離子起作用還是氯分子的氧化性,或氯分子與水反應生成新物質的氧化性造成的?(3)取二瓶干燥的氯氣,分別加入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和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觀察比較。最后得出結論:氯氣溶于水的過程本質是氯氣在水中溶解為主,伴有一定的化學反應:C12+H2O?HC1+HC1O將“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探究性實驗”,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激發了其探索的興趣,激活了其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