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鎮第三小學 齊紅霞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鎮第三小學 齊紅霞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是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以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
小學數學 實踐活動課 教學
在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中,應堅持以生為本的育人原則,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討論、交流、猜測、合作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實踐活動以直接經驗和綜合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實踐活動的內容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
1.實踐操作型。操作材料是數學操作活動的載體。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提供合適且充分的操作活動材料,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累積的知識經驗轉化為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學生思考提供活動材料。
2.知識拓寬型。結合教材中某些內容,適當加深和拓寬數學知識,并引導學生運用它們解答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訓練學生思維靈活性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型。把基本的數學方法作為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的重要線索,讓學生通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懂得有條理的思考和清晰的表達思考過程,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
4.社會調查型。通過調查了解數學知識在工農業生產和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1.實踐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掘學生的潛能。小學生好奇心強,抓住這一特征,充分讓他們動手拼、擺、折、分、數、畫等一系列活動,親自參與知識發現和探索過程,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的直觀感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實踐活動有利于進行猜想的驗證,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數學猜想是人的思維在探索數學規律、本質時的一種策略,是一種帶有直覺性的比較高級的思維方法,教師必須盡量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大膽猜想、假設、推測,讓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發現規律。
3.實踐活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參與暖情。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操作時,以“動”促“思”,將操作與思維活動聯系起來,發展學生的思維。
總之,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目的是為了將數學與現實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主動學習,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