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竇嫗鎮第一中學 楊愛云
淺談初中生說明文閱讀能力的培養
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竇嫗鎮第一中學 楊愛云
初中生 說明文 閱讀能力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的文章體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說明文閱讀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從全國各地的中考說明文閱讀試題看,說明文閱讀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對比于散文小說等閱讀材料,說明文相對淺顯,學生是容易得分的。但在實際做題中,卻事與愿違。學生出現大量丟分現象,這就需要教師注重教學過程,以下是筆者關于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一些看法。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培養興趣為主。說明文因其文體特點,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容易因內容枯燥而缺少閱讀興趣,所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就先從培養閱讀的興趣入手。如《中國石拱橋》一課,在預習環節中,學生搜集中國石拱橋的優美照片做展覽,這樣不僅調動學習積極性,還使學生有了更感性的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說明文內容廣泛,可以借課外練習資料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平時訓練中,加入“PM 2.5”“無線W IFI”等內容,使學生明白說明文的內容,更關心環境保護、高科技發展或身邊的人文環境,提高了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這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閱讀材料,拉近說明文和學生的距離。
其次,由易到難,訓練循序漸進。說明文閱讀教學中,注重由易到難的訓練,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在教學安排中,閱讀材料由淺入深,例如課文在設計安排中,就先由典范的說明文《中國石拱橋》開篇,所以在課外訓練材料上,安排淺顯的說明文材料,比如使用河北省中考題《長信宮燈》作為開始訓練的材料,閱讀問題的設計也比較簡單,符合學生剛剛學習的特點,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緊接著學習《蘇州園林》一課時,鞏固說明對象特點的學習,即說明文閱讀一定要圍繞說明對象的特征進行說明,有針對性地鞏固和強調。在學習中逐漸強調各種說明方法及作用,這樣學生學習才會把握一定說明方法的使用。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認知的過程,不要因為文體簡單而一味求快,更要注意循序漸進,這樣才有利于學生說明文閱讀能力的培養。
再次,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勤鞏固,扎實訓練,用理科的嚴謹培養學生的科學求真精神。說明文閱讀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規律可以遵循,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及時整理說明文答題的方法和技巧,但這并非學習中的萬能鑰匙,要想真正轉化為學生的能力,還需要學生多訓練,才能鞏固扎實的基本功。
總之,說明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就,需要科學的方法指導,并持之以恒的訓練,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說明文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