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鳳(吉林省吉林市第三十六中學)
?
上好初中歷史課的點滴體會
吳振鳳
(吉林省吉林市第三十六中學)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各種途徑“抓住”學生,更好地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本文旨在探討“抓住”學生,上好初中歷史課的點滴體會。
學案,即是教師在教案基礎上為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而設計的學習方案。利用學案導學要做到:構建知識結構;明確基本概念和觀點,基本概念的識記、理解和掌握是學好課程的基礎;運用能力訓練,是檢驗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探究、反饋和討論,提出新問題。
隨著多媒體教學設施的推廣,作為教師要把直觀教具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制作多媒體課件,使教學更加生動。用多媒體再現過去情境,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直觀性、激發學習興趣會起到重要作用。如講述《戰略大決戰》時,光用文字敘述來講述三大戰役的場面是比較空洞抽象的,而且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我們利用網絡下載《大決戰》的精彩片段并展示給學生,配以精彩的故事解說,其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作為教師,應該把學生嘴巴的作用發揮出來,使課堂充滿朝氣、生機。應積極創設情境,給學生以多種展示口才的機會,使學生的嘴巴動起來。給學生以表演故事、朗誦詩詞、對聯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歷史課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內容,如重要的戰爭戰役場面、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描述、文學作品的精彩片段、唐詩宋詞的華美篇章等,這些情節很適合學生的故事表演、詩歌朗誦等形式,學生也很樂于參加這些語言活動。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說敢講,合作探究,暢談學習感想,提高思維力。如講述《西安事變》時,對怎樣處理蔣介石,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通過層層的問題設計,培養學生歷史的、全面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堂上,還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將課堂所學運用于實踐中去,發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實踐活動可謂多姿多彩。可以讓學生就某一歷史場面、歷史具體情節創作歷史課本劇,并在課堂加以展示和表演,可以讓學生寫作歷史小短文,可以收集歷史資料,參觀歷史古跡,舉辦各種展覽等活動。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創設情境,增強魅力,有效調動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這些點滴體會,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