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亞軍(江蘇省東臺市新街鎮中學)
?
初中美術教學中審美情趣的培養
林亞軍
(江蘇省東臺市新街鎮中學)
摘要:初中美術教學要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融入自然感受美;活動中創造美兩個方面探討了初中美術教學中審美情趣的培養。
關鍵詞:美術教學;審美情趣;感受美;創作美
初中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和感受色彩,學會欣賞大自然的美、感受社會生活的美、體驗各種藝術作品的美,遵循教育規律,了解和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征,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大自然中蘊藏著豐富的美的元素,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旭日斜陽、椰風海韻;午夜的霓虹、閃爍的繁星;節日的盛裝,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這些五彩斑斕的色調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例如,《抒情與寫意——中國花鳥畫》的教學,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名家名畫,感受花鳥畫的藝術美,體味不同作家的繪畫風格,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欣賞鄭板橋的《墨竹圖》時,帶領學生走進校園里的竹林,仔細觀察竹子挺拔堅韌的特點,體會水墨畫中干、濕、濃、淡、焦五彩,感受作者別出心裁的自上而下的構圖風格。美術教師要創設優美的環境,帶領學生欣賞美麗的色彩,激發學生美好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展示四季畫面,讓學生感受“春天的鳥語花香、夏天的椰風海韻、秋天碩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不同季節的色彩,帶給學生美的享受,教師帶領學生去大自然采風,讓學生體驗自然界景物的千變萬化,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初中美術教學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通過繪畫、工藝、欣賞,使學生初步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滲透審美情感,初中美術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水平,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挖掘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引導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從藝術作品中欣賞美,從實踐中創造美,培養他們積極快樂的生活態度,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把生動有趣的生活素材引入課堂教學,為學生創造融洽、寬松的教學氣氛,引導學生在玩中思考,在活動中探究,變單調為豐富,變刻板為生動,變機械為靈活,在富有趣味的實踐活動中表現美。
總之,色彩和線條比語言文字更易于小學生接受,教師要善于抓住細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對美的感受力,初中美術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融入自然感受美,在寫寫畫畫中創造美,提升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孫寶貴.初中美術課堂情感教育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0 (12).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