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彬(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
讓情感教育鋪滿高中語文課堂
盧彬
(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語文是一門蘊含豐富情感教育的學科,對于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完善學生人格修養有著重要的意義,語文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活動過程,更是情意活動的過程。可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們的語文教學重認知、輕情意,甚至有一部分老師認為“情意”是“副產品,沒有時效性。因此,怎樣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讓情感教育鋪滿高中語文課堂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是我對這一問題的幾點淺顯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我們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所入選的文章都是經典文章,這些文章給學生提供了精彩紛呈的精神情感世界。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我們的學生進入文本意境,去體驗作品內在情感表達,學生才能真正感受作者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才能汲取作品精神養料,提升自身品格。因此,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通過營造情感氛圍來激發學生情感,例如,在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課時,我配上“秋日私語”的音樂,學生在音樂聲中很快體會到了作者的離別之情,與作者情感產生了共鳴,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朗讀是語文教學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之一,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感悟作者情感世界。因此,我們語文教師不僅要自己運用情感色彩語言組織教學,還應該讓學生對精彩文章、精彩片段做深情朗讀,讓朗讀打動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這句話充分說明情感是文章的基礎,讀文章是產生情感的條件。因此,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時,常常通過引導學生對文章做深情朗讀來感悟作品真情,例如,在學習《竇娥冤》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悟文章真摯情感,我引導學生對文章精彩片段做深情朗讀,學生積極參與,很快融入作者創作意境當中,理解了文章的內涵和真諦。學生正是在朗讀中有了深情厚誼,他們深深被作者的情感打動著,整個課堂充滿了情感,充滿了魅力。
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情感教育的課堂是不完整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情感教育定會鋪滿高中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殷振峰.“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1(09).
[2]朱毓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淺論中學語文情感教育[J].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2007(05).
[3]趙麗.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天津教育報,2010 (05).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