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重慶市北碚區柳蔭中學)
?
循循然善誘人——做一個指導者
劉莉
(重慶市北碚區柳蔭中學)
題記:不要放大學生的缺點,要引導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顆種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期一開始就燦爛多姿,有的花期則需要漫長的等待。初中階段是一顆種子萌芽后快速成長的階段。有的學生會朝著家長、學校、社會預期的方向發展;而有的學生則會叛逆,個性十足,與學校、社會的希望背道而馳。對于前者大家總是欣然若喜,對于后者大家是心痛不已,甚至厭惡。其實后者這樣的學生,他們本性不壞,只是由于家庭、社會等原因延長了花期而已。特別是農村的孩子,由于家長的教育跟不上,導致學生性格急躁粗暴,習慣不盡如人意。
我經常聽到老師這樣說:“這學生習慣這么差,以后在社會上要吃虧。”的確,性格決定命運,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但對他們而言只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少不更事,隨著他們年齡的成長,閱歷的增加,一切都會在人生路上發生轉變,所以而今一切的不良性格和習慣并不能阻礙他們成功。我班上有一個男同學,從小就生活在大山的深處,是典型的放養孩子。與同學相處總是橫眉冷對,甚至拳腳相加,對于學習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上課還經常打瞌睡。有一次因為私自攜帶手機的問題,與我發生肢體沖突,態度相當惡劣。發生這件事后,我立馬與他家長取得聯系,因為他主動要求回家反思幾天,可是他的家長以希望他在學校好好讀書為由,拒絕了他回家的要求。當聽到被父母拒絕回家的話語,他的眼淚一個勁地往下淌,我見到這種情況,知道他的內心防線崩潰了。所以我也沒有繼續談論事情,就讓他回到了班集體中去。下午我去上課,我發現他主動回答問題,而且聲音洪亮,晚上到他們寢室去,他也主動與我說話,主動去做清潔,忙前忙后。我知道他是主動在向我示好。我也借此機會,再一次與他談了他的性格問題,雖然同一個話題得到的是同樣的答案,但是從他的表情和眼神中我看到了轉變的希望。接下來的表現讓我看到他真的在主動轉變自己,每次遇到老師總是微笑地說:“老師好!”上課也挺直腰板,聚精會神的聆聽,做筆記,更重要的是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態度也變得溫和了。
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的等待。也許在這一刻學生對老師有抵觸情緒,不愿意聽你的話語,但是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個點上就會想起你的這句話,從而對人生起轉折性的作用。李白曾經說過:“人非堯舜,誰能盡善。”更何況他們只是一群十三四歲的懵懂青年。所以請老師們用客觀的角度去評價他們,守護他們,教他們創造一片更加和諧的天空。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