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寧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 福建福清 350319)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
吳國寧
(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 福建福清 350319)
數學是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強的一個學科,數學教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隨著新課標的提出,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必須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加強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
高中數學 創新思維 措施
創新思維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關鍵,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1]。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潛能,讓學生在不斷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激發創新思維的火花。
創新思維是在原有的思維模式上的提升,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數學本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學生來講在理解上就會有很大的困難,很多數學知識教師很難用語言解釋,這時就需要創新思維的幫助,從多角度對知識進行剖析,以全新的思維模式對知識進行理解,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數學水平[2]。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敏捷和靈活,更好的去解決數學問題。
高中數學知識體系龐大,學生要理解記憶的東西很多。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根本沒有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理解程度,而這種長時間的被動學習,讓學生形成了懶惰的習慣,不愛主動思考,學習沒有熱情和積極性,遇到問題只想逃避,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
現有的高中數學教學資源就是書本和一些輔助教材,課堂上教師會把書本上重要的知識點寫成板書,學生就負責理解記憶[3]。這種被動的學習,只能幫助學生短時間的記憶,并不利于今后長時間的學習。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對人才要求標準的不斷提升,現有的數學教學資源無法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在這種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只是學會了知識點,并不會實際應用,今后也就無法在生活中解決實際的問題,背離了學習數學的初衷,更別談樹立創新的意識。
應試教育對教師的影響根深蒂固,短時間內,教師很難進行思想上的轉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于看重成績,認為成績是檢驗學生的唯一標準,因此,在課堂上還是占據主題地位,沒有實行新課改的要求,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對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要求進行深入地理解,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模式都沒有大的改變,整體的教學質量依然無法提高。
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就要從課堂上進行轉變,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和學習的熱情,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進行參與,通過親身參與討論,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度[4]。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復雜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在師生的交流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促進創新思維的養成。
所謂探究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制訂出一套合理的學習計劃,根據計劃的內容提出探究的問題,學生根據問題自主進行分組討論,研究教師的問題,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然后將小組的意見進行綜合,最后由教師進行審核。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增進師生間的感情。而且學生在自主研究探索的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有的思維模式,會探究出全新的解題路徑和答題的方法,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思維。
隨著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的增多,教師也面臨著嚴峻的壓力和挑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加教學經驗。不斷的進行學習和培訓,多與學校的教學骨干進行交流,增加經驗。不僅要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對其他學科也要涉獵,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加強與其他學校之間的交流學習,通過公開課的形式,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長處,彌補自己的教學不足,在交流學習中,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近幾年,我國的教育體制有了很大的變革,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教育手段都落后于發達國家[5]。因此,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狀況適當的引入先進國家的教育經驗。比如說,教育更加自由化,給學生充足的發展空間。國外的很多教育都是比較開放自由的,學生有充分的發揮空間,思維上更加活躍,這正是我國的高中生欠缺的[6-7]。我國的高中教育教師過分的干涉學生的思維,就像把學生的思維帶入了了一個固有的模式,讓學生沒有發揮的空間,思維受到了禁錮。而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有活躍的思維,這樣才能進行敏銳的思考,因此,要借鑒國外的教育經驗,與我國的國情進行結合,鍛煉高中生的創新思維模式。
數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今后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8]。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數學問題轉化為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于思維的活躍。
高中數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手段,對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改變和創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王建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措施[J].亞太教育,2015,(29):146+137.
[2]賈麗格.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學周刊,2013,(29):144.
[3]高加華.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3,(S2):81.
[4]郭歲平.淺議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16):49-50.
[5]唐建滾.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成功(教育),2012,(04):88.
[6]唐權.淺談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4):166.
[7]聶瑞.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17):324.
[8]孫麗艷.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