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波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中學校 四川攀枝花 617100)
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探究
徐 波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中學校 四川攀枝花 617100)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區別于傳統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變了過去的課堂形式。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和主人,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通過學生和教師共同的努力,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新課改 高中化學 教學探究
新課改倡導“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探究中能夠主動地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高中化學教師要學習新課改的理念,并且與傳統的教學進行比較,在比較中總結變化,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促進自己的進步。與此同時,化學教師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摸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做法,讓學生不僅能夠產生化學學習興趣,還能夠在課堂上感受到化學學習的快樂和樂趣,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化學成績。[1]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認真開展實驗設計、讓學生動手實驗、在實驗中發現并解決問題,自己通過實驗研究得出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目前絕大多數學校仍然只重視培養學生非操作性化學實驗問題解決能力(即“紙上實驗”的能力),而操作性化學實驗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卻非常欠缺。這一點對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無疑打了很大的折扣。[2]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已經應用到教學工作去。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以其直觀的動畫和圖片對教學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有些老師課堂上就不做演示實驗,而是選擇讓學生觀看視頻。我認為這一點有悖于新課程理念。我們在親自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反應物用量、反應條件的控制等各方面因素可能在實驗現象上與預期的理論現象有所差異,那我們就可以對此展開適當的探究和討論,而現成的視頻雖說做得比較完美,但對于學生來說,還只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
在初中,教師講得較細、歸納較全,學生練得熟,考試一般都能取得較好成績,因此,學生跟著老師走,較少注重獨立思考和歸納總結。然而在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緊,教師只能講典型、講規律,注重培養能力,而許多高中生往往按照初中的學法學習,因而出現了完成作業有困難、考試成績不理想,無法做到預習、復習和總結等現象,使學生覺得學習化學更困難。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有些教師對教材的深廣度把握不當,仍然用舊的課程要求處理必修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隨意擴展教學內容和提高教學要求,所以“越位”的情況很普遍。有的老教師憑經驗教學,仍然習慣于采取“深挖洞”式的教學,知識講授“一步到位”,無疑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額外負擔。其實,必修化學課程的重點在于使學生樹立起對物質世界的探究欲望和積極態度,加深對化學科學的認識和了解,認識和體會化學與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的相互關系,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選修課程打下基礎。如果在必修化學課程中一味地“拔高”,勢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使得很大一部分學生喪失學習化學的興趣,對進一步學習化學選修課程產生畏難情緒,此所謂“欲速則不達”。
首先,教材中個別課后習題的表述和問點與教材正文內容之間的跨度偏大,而且市場上有的教輔資料習題質量較差,掛著新課程配套資源的字樣,內容卻是原來教輔資料的簡單重組,習題往往偏難、偏繁、偏舊,所以出現了學生“學得高興,做題痛苦”的現象。盡管我們也對教輔資料進行篩選,選擇了難度和考查點相對適合的題目,盡量不讓習題牽絆我們的教學。但是畢竟學生手中的教輔資料種類太多,不便于統一把握。
相對于傳統注入式教學而言,新課改形勢下的課堂教學實踐需要改變固化的教學觀念使之解凍,這樣教學活動才能夠得以進化。對于傳統教學的傳授法,人們早已產生疑惑,充分注意到傳授法在較高效率地傳遞文化知識的同時,犧牲了學生的智力、個性發展以及主體性的培育。新課改強調讓學生動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探究,這種人人參與的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隨之而來的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先學后教當堂練習、師生互動都是很好的選擇,這些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親歷了學習過程,感受到了知識習得的過程。
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學習,一步步地走向了知識殿堂的頂端,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生了解了知識的本質。對于知識的認識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的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師滔滔不絕地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在新課改形勢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學生真正地有了主人翁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新課改形勢下,教師與學生一樣,成為對話者,不同只在于教師安排“學習活動”,藝術地控制著教學過程,統治學生的權力在理論上被剝奪了。教師不再是權威者,而是和學生平等的對話和討論,共同學習。這需要教師從思想上發生轉變。有些教師可能會想這樣是不是對教師作用的貶低呢?當然不是。應該說,參與互動式教學在技術難度上遠遠超過了傳統注入式的教學,教師的作用更為重大。參與互動式教學對教師素質要求提高了,它不賦予教師法定的威嚴,但并不排斥教師因可愛、可敬而自然贏得的愛戴與尊敬。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對于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的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處于思考、交流的狀態,教師只恰當的引導和點撥。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能力,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順利而高效的進行,同時也能夠使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從新課改教學中,教師又一次看到教學要素的重構,但是這一次重構不同于以往。真正地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和進步。
[1]李同華.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教學變化[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0.09.
[2]王銘章.淺談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科技資訊,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