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雄明
(太原師范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初探
黃雄明
(太原師范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問題是思維的開端,也是創新的源頭和實踐的動力。素質教育下的中學物理新課標將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作為核心目標,相應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就成為中學物理教學的重點內容。本文簡要介紹了中學生問題意識的現狀,對影響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物理學科特點提出了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中學物理 物理教學 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認知活動或思維過程中,對自己當前知識層次無法理解和解決的問題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狀態。[1]它是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重要體現,也進一步決定了他們能否運用創造性的思維和方法進行實踐。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實驗研究始于質疑,操作只是手段,因此,問題意識對物理學科的研究和學習均有重要意義。然而,素質教育推行20余年來,歷經數次課程改革,雖然大部分教師認識到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提高了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但總體而言,學生問題意識的缺失仍是當前國內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普遍問題。[2]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四年的專業學習和教育實習經歷,對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展開研究。
筆者在教育實習期間曾對所帶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僅有近兩成的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提問,而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極少提問或從不提問,可見當前中學生問題意識整體較為缺乏。而對于“極少或從不提問”的原因,超過半數學生表示有問題但不想問,近三成學生感覺沒問題可問,還有近兩成學生表示有問題但沒機會問。在進一步針對“有問題但不想問”的調查中,近一半學生表示有問題時自己會解決,近三成學生表示感覺不好意思提問,有一成學生則表示問題太多不知從何問起,還有極個別同學因為不喜歡物理學科或物理教師而不想問。
1.內在因素分析
首先,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不高、積極性不足,他們受應試教育影響,基于升學角度考慮,將學習精力主要放在易于提分的科目上,物理知識點多,學習理解較難,使得大部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受挫,問題意識也就無從談起。其次,中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有限、知識經驗缺乏,他們處于低齡階段,面對學習生活中的新概念和新事物,以其現有的認知水平難以根據自身知識體系建立相應的情景聯系,其思維能力也不足以在面臨的情境中發現問題的要點所在,同時他們自身知識經驗積累的不足也使得他們面對問題時無法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思考。
2.外在因素分析
其一,中學生成長和學習的環境不利于其問題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父母和教師在沒有問題的教育模式下長大,習慣于按部就班地在長輩或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問題,視“標新立異”為異端、另類,而且傳統的師道尊嚴形成的師長“權威”觀念也會無形間抹殺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進而影響其問題意識的形成;其二,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不適于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傳統教學以學生對知識的識記為主,教師課堂上“滿堂灌”,課后大搞“題海戰術”,學生熟能生巧就能應付考試,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得不到體現,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被動地回答教師的提問,久而久之,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漸喪失,也就失去了問題意識產生的動力。
1.夯實基礎,奠定學生問的鋪墊
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產生問題意識的基礎,靈活的提問技巧則是學生提升提問質量的保證。中學物理教師要把問題意識的培養納入常規培養目標,并積極利用物理學科特點,讓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培養物理技能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問題意識。如在《凸透鏡成像》教學中,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凸透鏡成像的Flash動畫,提高其觀察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制作簡易望遠鏡,提高其動手技能,進而引發他們對凸透鏡成像原理的思考,培養發展其問題意識。
2.營造氛圍,給予學生問的勇氣
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物理教師也應轉變觀念,認識到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學習進行的,真正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課后要與學生保持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消除學生學習中的緊張和焦慮,使他們逐漸由“怕問”到“敢問”,進而發展為“善問”。當學生們大膽地在課堂上提問時,教師一定要認真對待,對于簡單問題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課本自行解決,對于較為復雜的問題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共同解決。
3.創設情境,教會學生問的方法
適宜的教學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激發其問題意識。物理教師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首先,要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創設情景,以最大的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如在《蒸發》教學中,有位學生滿頭大汗的跑回教室,教師問,你臉上感覺如何,輕松引入教學內容。其次,可以通過直觀的實驗手段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如在《靜電現象》教學中,教師將一根吸管夾在報紙中摩擦,爾后吸管貼在手掌上掉不下來,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起來,圍繞這一現象紛紛加入討論。此外,物理教師還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向學生展示物理世界的奧妙,通過多個感官的刺激,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其思維,達到提升問題意識的目的。
4.引導探索,培養學生問的能力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物理教師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提問水平,提出好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啟發學生如何設問;其次,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模式,要多留時間供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互相質疑或向自己提問,鼓勵學生有疑就提,做到有問必答。此外,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可以嘗試改善傳統的評價模式,將學生的課堂表現與探究行為納入期末評價范圍,對課上積極提問或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予以激勵。
[1]張荷潔.中學物理課堂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研究與實踐[D].江蘇:揚州大學,2014.
[2]施亞明.基于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研究[J].物理教師,2016,37(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