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財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水鳴鎮新和村小學 廣西玉林 537629)
動手操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龐 財
(廣西玉林市博白縣水鳴鎮新和村小學 廣西玉林 537629)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工作而言,必須重點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培養,這樣也是目前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此外也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實際要求,通過應用合理的操作方式,可以更好的幫助小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且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學習技能,對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積極培養。
動手操作 數學教學 作用分析
對于學生而言,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較為重要的方式便是動手操作,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一些恰當的教學方法,保證學生操作切實有效,這樣學生才能動而不亂,對課堂教學水平進行提高。此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操作教學,能幫助小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同時解決實際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對學生創新性精神的培養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在課堂上要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活動,這是現如今小學數學改革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教材在內容編排上也對“動手操作”的特點進行充分體現,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對規律認識的程度,按照教學內容積極創造利于學生接受、理解教學內容,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促進學生自身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兒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強,存在好動心理特點,他們的思維幾乎都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喜歡看見以及摸得著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喜歡生動形象的事物。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具有目的性的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并且善于思考,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到畫一畫或者擺一擺等活動中,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班級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課堂數學活動中,對學生學習興趣不斷提高,更好的保證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自主學習。
例如:教學“把6個小木棒分成兩份,一共有幾種方法?”首先需要班級上每位同學都準備6根小木棒,然后讓他們親自動手分一分,最后看誰分出的方法多。
再如:對一百以內數的組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數小棒,先進行一根一根的數,從中可以知道10個十是一百,幾個十就是幾十,學生就會進一步知道55就是由5個十和5個一組成。這種教學方式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記憶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加深印象。
義務教育《大綱》明確提出: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的概念以及性質、法則、公式、解題方式等比較基礎的知識,應該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進行掌握,避免學生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
例如:在對兩位數加一位數,也就是所謂的22+5學習的過程中,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夠對口算方法進行熟練掌握,還要理解算理。為了可以更好的保證數學較好的掌握這方面知識,教師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要結合算式擺放學具,左邊可以擺22根小棒,右邊要擺5根小棒,之后將左邊和右邊的小棒放到一起,學生便可以得出最終結果。通過學生自己實際動手操作,可以得出不同的擺法,例如將5根小棒可以移動到左邊,這樣5+2=7,在加上20是27,此外可以將左邊的22根中的2根移動到右邊,其結果也是27,這樣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道理,提高學生自身對算理的理解程度,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效率。
所謂教學活動,其操作和思維主要為一個鏈環,操作主要屬于其前導,然而思維是關鍵所在,通過思維可以更好的保證學生在外部操作活動過程中得到一定的內化,小學生思維通過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進行逐漸的過渡,通過實踐能夠得出,在課堂上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也是現如今提高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關鍵所在。在實際操作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過程,把操作以及思維等進行緊密聯系,利于學生由動作思維開始向抽象思維發展。
例如:在講解9加幾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掌握“湊十法”進行相應計算,要是教學中教師只是單純的講解這個教學規則,那么學生也難以進行了解,但通過采取一些比較直觀的演示,例如一個由10個格子的盒子,在里面放入到9個皮球,從而提出:“如果加上2個,一共是多少?”這樣的問題,教師要留出相應的時間讓學生想一想該如何放。看到盒子里面的只能放一個,才能正好10個,加上盒外的一個正好是11個,這時就要抓住盒外兩個皮球,然后拿出一個球放到盒子里湊成十,另外還要進一步要求學生由于球的移動,論述“湊十法”的過程。
再如:教學9+3時,讓學生擺正方形表示怎樣使用“湊十法”對其進行計算,正確引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進行動手操作,啟發學生善于利用語言敘述思維方法,9+3等于幾?
9個小正方形,要想湊成10個,還差幾個?應該怎么辦?所以要將另外3個小正方形分為1和2,就會得出9+1=10,10+2=1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親身操作以及探索,建立“拆數、湊十”的表象,在操作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不斷的培養和發展。
對于上述分析可知,動手操作主要作為學生思維活動提高的重要方式,是學生探索知識以及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通過采取靜變為動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相應的擺動,從而保證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提高學生思維。因此小學教學中要具有目的性的安排學生動手操作,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積極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1]白家安. 淺談自制教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 學周刊,2012,29(08)1340-139
[2]高兵. 小學數學教學中何時讓學生動手操作[J]. 才智,2008,02(09)156-178
[3]吳曉詠.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1,09(08)123-129
[4]劉富貴. 動手操作使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更聰明[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0:(08)112-118
[5]薛毅敏.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4(05)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