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葉
(湖南工商職業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5)
試論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
呂明葉
(湖南工商職業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5)
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優秀文化縮影,是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必要路徑。因此,本文將從人文素質的內涵出發,著重分析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關系,深入剖析漢語言文學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通過漢語言文學,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基本策略。
漢語言文學 大學生 人文素質教育 關系
人文素質教育,是旨在促進學生身心及個性全方面發展的教育,具體包括思想、道德、心理以及專業知識各個方面的教育。而在漢語言文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能夠在完成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加以引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非主流文化意識形態、不良信息,都將對青少年身心成長造成消極影響,正如當前我國部分大學生存在的不健康人生觀、不健全道德觀、不正確的世界觀及價值觀等。因此,在大學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只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才能幫助大學生轉變錯誤觀念,規范自身行為,提升自我素質,最終成才。
漢語言文學是人文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民族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因此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是漢語言教學的內在要求和主要目標。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缺乏現實的指導意義和時代感,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將人文教育內容引進漢語言教學中,既能激發的學習興趣,也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提升學生思想意識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因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先導,設置適宜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最終達到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
部分大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逐漸產生了攀比、奢華的心理。還有些同學由于自律意識較弱,自制力不強,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交友、網絡商城等各種虛擬的環境中,無法自拔。久而久之,有些大學生產生了心理障礙,不愿與別人溝通交流,迷失了自己進入大學校園的遠大理想與信念。有的甚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不擇手段,觸犯了法律,從而誤入了人生歧途等。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漢語言思維習慣,不同程度地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和發展不平衡性,這就需要教師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事實上,當前仍然有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只重視課本理論知識,沒有將漢語言與新媒體進行深度融合,忽略課堂互動與實踐性研究,缺乏對人文素質的培養,輕視對大學生正確漢語言文學思維方式與習慣的形成與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
為促進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應當將以情育人理念納入到教學體系中,并置于重要位置,優化教學理念,選取正確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三觀。也就是說,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情感來培養學生做人觀念。尤其是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單純的知識育人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要求,大學教育在教學宗旨及教育目標上具有一定特殊性,更應當堅持與時俱進,將以情育人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策略,提升學生的三觀,并培養學生對美的判別能力,以漢語言文學教學為平臺,以人文精神和內容感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從而切實提升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在以情育人的基礎上,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應當堅持以德育人,就是說,基于大學院校自身教育目標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并開展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就對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師的素質與能力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較強的實踐技能,還應當具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精神面貌,時刻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在人文素質方面對學生進行引領和激勵,從而真正提高大學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在以德育人的過程中,漢語言文學教師可以從教材內容入手,準確把握時機開展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其判別美與道德的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多媒體的教學,它可以將原本生硬、抽象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示到學生面前。因此,在大學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需要充分地利用好這一輔助工具,以“景”育人。面對課堂上優美的文章,其中蘊含著多少細膩的情感,教師如果能夠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以及他們的生活,進行情境的創設,并且針對性地加以引導,讓他們在模擬場景的影響下,親身感受到文學所蘊含的情感,通過這樣氛圍的建設,就能夠提高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同時也就進一步促進人文素養的提升。同時,合理地運用好現代的教學輔助工具,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學習的內容與范圍,打破空間的限制,讓漢語言文學生能夠自由地徜徉在各種學習環境里。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促進教學活動有效地開展。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領域不再是只關注課本內的知識,而是更加在意生活與學習的聯系,教師們也已經意識到只將學生和課本聯系在一起并不能提高真正的處理問題的能力,教育出來的不過就是會“背書”,能“寫作”的機器。因此,漢語言文學的專業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精神層面的生活,還必須將教學活動與他們真實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比如在課堂上適當地引用他們平時喜愛的、能夠接觸到的文學作品,當然也可以是小說、漫畫,將這些東西和課本的內容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文學能力。這樣開展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促進師生和諧,還能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底蘊。
總而言之,在高校中設置漢語言文學,對于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是有著非常大的意義,鼓勵各大高校高效開展漢語言文學的課程,重視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勢在必行。
[1]韓紅軍.素質教育環境下,提升大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28).
[2]胡艷.高職院校大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研究[J].語文建設,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