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艷
(長春市第152中學 吉林長春 130600)
淺談利用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張海艷
(長春市第152中學 吉林長春 130600)
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陶冶情操。我畢業二十來年一直從事音樂教學工作,我認為音樂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技巧、會唱一些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藝術美的感受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下面結合我的實踐經驗談談如何利用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知道學生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從學生角度出發,解決學生要學什么 ,怎樣學等一系列問題,在教師的指導和鼓勵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這樣教師和學生一起互動,相互提高,新課標的目的與要求才能有望達成。還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沒有體驗就不能感知音樂的情緒,傳統教學往往只是教一句,唱一句,沒有師生互動和感受,學生只是被動地學會了歌曲,對歌曲所表達的意義很難理解。也達不到審美育人的目的。
良好的音樂氣氛可以使學生置身于音樂美的熏陶中。這里包括課內和課外,課內首先音樂教室在裝修上可以考慮一些溫馨的顏色,配一些音樂大師人物和音符等圖片,學生的座椅也要溫暖些,讓學生首先喜歡來到音樂教室上課,這樣學生在溫馨有愛的環境下上課,也很容易融入到音樂中。課外活動指學校豐富多彩的藝術節和特色課,我校每年都有學生藝術節活動,學生每年都會精心準備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在教師的指導下上臺演出,這樣給很多熱愛音樂的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也自信了很多。我們每周還有學生特色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選一些有音樂素質的同學進行合唱和器樂訓練,并在區里舉辦的大型活動中參加展演,這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也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班班通以其形象直觀的特點讓學生去感受美、欣賞美。在學習民族歌曲時候,我們可以提前下載好免租的舞蹈、服飾及民俗等特點,放在上傳處,上課時候播放出來在視覺上讓學生有美的享受,學生也就容易接受這個民族的歌曲了。如學習《銀杯》一課時,我提前找好蒙古族的圖片,蒙古族的服飾特點,蒙古族的歌舞特點等做成幻燈片,讓學生欣賞,這樣學生在直觀上就被吸引住了,對學生歌曲也就產生濃厚的興趣。視頻中播放蒙古族的歌舞時候,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做著蒙古族舞蹈的動作,這樣課堂氣氛也一下子活躍起來。
美國教育家克萊貝德福德說:“你一天可以為學生上一課,但是,如果你用激發好奇心來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地學習”興趣時學生學習心理中最活躍的因素,俗話說,興趣的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感興趣,我們不用過多強調,他也會很樂意去學。班班通為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一個聲像同步,聲情并茂的多媒體音響世界,通過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多種信息的呈現,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學習興趣。如在欣賞《賽馬》一課中,我讓學生觀看萬馬奔騰的視頻,那種磅礴的氣勢和熱鬧的場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通過演奏家們精湛的技藝,讓這首充滿陽剛之氣,令人振奮,耳目一新的蒙古地方音樂備受青睞。使他們情不自禁的萌生喜愛音樂的興趣,這是傳統教學所達不到的教學效果。當學生對音樂課充滿興趣時,我再鼓勵他們挑戰自我,探究音樂,每一次課都是一項挑戰內容,如在學習勃拉姆斯《搖籃曲》是,我允許孩子們充分想象音樂,模仿音樂,再多媒體放出原版音樂,讓他們體會想象真正的《搖籃曲》的意境,這樣他們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音樂家,自己也可以創造出不同的音樂,他們的積極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我們音樂課不僅僅是教學生學會幾首歌曲,欣賞幾部作品,而是要通過學習歌曲和音樂作品,了解音樂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所表達的內容。初中音樂教學中有很多愛國歌曲,比如學《我的中國心》這課,在導入環節,我是這樣設計導入的,語言介紹說有這樣一首歌,在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一位普通的香港工人演唱后風靡全國甚至全世界,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這首歌的聲音,每次聽這首歌時候我都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是怎么樣的一首歌呢,今天咱們就來共同學習,這樣學生就會很感興趣來學這首歌。在學習這一課后,學生都和我一樣很激動,那顆愛國的心再次被觸動。在學習《友誼地久天長》這課后,學生們更加懂得珍惜友誼,珍惜大好時光了,幻想著二十年后我們再相見的情景。音樂是一種文化現象,與相關文化有緊密聯系,為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靈魂,經過十幾年的探索,我認為圍繞音樂主題適度地在音樂教學中參透相關文化,引導學生了解與音樂相關文化背景,幫助學生擴充知識面,適度地在音樂教學中參透相關文化應該是增強音樂課堂教學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教唱民族歌曲時恰到好處地滲透民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如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歌曲時,通過介紹維吾爾族的風俗、飲食、舞蹈、服飾等特點,讓學生大開眼界,學生就很容易接受這首歌曲了。學習《青藏高原》時,首先讓學生欣賞藏族舞蹈,再讓學生了解西藏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讓學生對藏族有所了解后再學習歌曲,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新形勢下,新環境下,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樂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把音樂課堂利用好,讓更多熱愛音樂的孩子融入到音樂中,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音樂家卡巴列夫斯基說到:“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美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先決條件。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然成為他們熱愛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長劑。”我有信心,有毅力,為音樂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