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靜 吳云勇(通訊作者)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沈陽 110168)
實驗教育改革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付 靜 吳云勇(通訊作者)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沈陽 110168)
實驗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肯定,各種實驗教育改革也就隨之而來,但改革效果往往不盡相同,這主要和實驗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有較大的關系。對于改革影響因素的把握本文主要圍繞實驗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適切性、差異性和專業性四個方向進行具體的分析,并得出相應結論。
實驗教育 改革 影響
蘇永明在《當代教育思潮》一書中指出:“另類教育(alternative education)顧名思義是相對于主流的教育。正統(orthodoxy)與異端(heterodoxy)是相對的,異端也可能變成正統。”當前,另類教育在社會中已經越來越受重視,并且多是在實驗學校中得到實踐。既然另類教育可以得到廣泛的重視和認可,它自然存在自身的優越性,但在進行實驗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還要切實考慮是否需要改革,改革是否適應本校的實際情況,不同階段的學生在改革的過程中是否需要不同的改革理念等問題。通過對另類教育導向的教育思潮進行研究,本文圍繞實驗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適切性、差異性和專業性四個方面對實驗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教育改革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需要進行細致的考察、研究、實驗、論證,最后才能加以實施的。教育改革的開展關系到學生和社會的未來,所以教育改革的展開要慎重,實驗教育改革也不例外。雖然說每一所實驗學校都有自己的教育主張與改革方向,并且擁有自愿加入的學生來源,但是這些學生的未來也不能兒戲,同樣需要學校高度負責。因此,學校在開展實驗教育改革之前必須慎重考慮此種改革是否有必要,有可能帶來怎樣的結果,如果有不良后果出現的潛在可能性,是否能夠建立相應的應急措施。在實驗教育遍地開花的今天,教育改革者和參與者們,首先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要發起這項教育改革,這種教育改革真的是一個良好且具有積極意義的改革嗎?”只有明確了實驗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才能夠確定要不要改革,從而避免為了實驗而實驗,為了改革而改革的事情發生。
不同的學校由于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水平、民族文化、歷史傳統不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分別具有自身發展的優勢與劣勢。開展實驗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校能夠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擁有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但是實驗教育改革一定要重視改革的適切性,要根據學校本身的發展歷程與學校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發展需求來制定改革策略,切忌盲目照搬其他學校的改革經驗。因為照搬照抄他校的改革內容,很容易出現改革策略“水土不服”的問題,從而使實驗教育改革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學校在進行實驗教育改革之前,首先需要對本校的各項條件進行系統的研究,從地理位置、經濟水平、民族文化、歷史傳統、師資情況、學生數量、升學情況、課程安排等多角度進行綜合的分析,并通過科學的調查與實地的研究來找到學校需要進行實驗改革的關鍵點,從而有重點地切實展開改革,開發出一套適合本校發展的改革策略,真正做到多方位適切性的實驗教育改革,從而達到預設的改革目標。
多數實驗教育改革都會考慮回歸自然的、靈性的、挖掘學生自我意識的、陶冶情操的、生活技能的教育方向,這樣的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人性的正向培養具有顯著的作用。但是,這些教育方向更加適合于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學生,此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良好性格和對生活熱愛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用大量的時間帶領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和實際操作來促使學生陶冶情操、學習生活技能、了解大自然,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藝術天賦與其他特長。但是在初中、高中階段,實驗教育改革就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為該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積累知識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學生的大腦發育在此階段更為成熟與活躍,有能力接受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教學刺激,從而通過學習儲備知識;另一方面,學生終究要走進社會,他們需要適應當前的考試制度,從而走進大學,最后走向工作崗位。初高中階段不是不可以繼續進行自然、藝術、技能上的教學,而是需要注意把控課程比例,使智育培養、知識傳承在初高中得到更多的重視,輔以其他方向的教育更利于培養出綜合素質更高的人才。因此,對于實驗教育改革,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還是要注重差異性發展,建立科學的改革策略。
實驗教育改革是個比較復雜、長久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總會出現很多突發的狀況與問題,如何減少問題的出現與如何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對于實驗教育改革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面對突發問題,需要專業團隊的規劃、觀察、隨時調整、不斷總結與改善,從而逐漸形成一套適合本校實驗教育改革的特色性方案。因此,實驗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與其團隊的專業程度有很大關系。一個學校進行實驗教育改革,首先需要組建一支專業的研究團隊,選出合適的專家來作為團隊的領導者,帶領整個團隊進行改革才更加具有科學性。其次,在團隊組建之后,需要對搜集學校各方面的相關資料,通過研究討論制定出實驗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與改革計劃。計劃要明確而有針對性,且用語要簡單易懂,從而讓實驗教育改革的各個參與者能夠充分了解改革方向,以利于改革的順利進行。再次,無論計劃多么周密,在改革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此時團隊可以通過專業的分析迅速給出解決方案與應對策略,從而促進實驗教育改革能夠得到動態的發展。最后,還需要專業性的總結來論證實驗教育改革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及重要意義。由此可見,團隊的專業性水平對實驗教育改革至關重要。
實驗教育改革發展的影響因素眾多,但歸結起來多數的影響因素都可以融入到實驗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適切性、差異性和專業性幾個大的方向之中,如果能夠在實驗改革之中注重以上四個方面的有效發展,那么改革的成功率很有可能會得到較大的提高。
[1]蘇永明.當代教育思潮[M].臺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227-236.
付靜,(1991.9-),女,遼寧義縣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產權制度績效研究。
吳云勇,(1975.12-),男,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博士,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研究方向:教育經濟學。
*通訊作者:吳云勇Email:wuyunyong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