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謀 袁 歡 王藝豪 陳 婷 張 莉 王 璇 童 宇 焦義培
(1.川北醫學院 臨床醫學系,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2.川北醫學院 公共管理學系,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3.川北醫學院 預防醫學系,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4.川北醫學院 基礎醫學院,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
關于紅色文化傳承的研究*
彭 謀1袁 歡1王藝豪1陳 婷1張 莉1王 璇2童 宇3焦義培4△
(1.川北醫學院 臨床醫學系,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2.川北醫學院 公共管理學系,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3.川北醫學院 預防醫學系,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4.川北醫學院 基礎醫學院,四川省 南充市 637000)
目的:了解當地人對紅色精神的傳承的看法及宣傳方式,發揚傳承紅色文化。方法: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火井鎮460位市民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在所調查的460名居民中,總得分80以上的占比12.1%,60 ~ 80占比38.9% ,60分以下49.0%。結論:火井鎮的紅色文化的傳承情況較差,當地政府應開展相關宣傳活動提升當地紅色文化氛圍,進一步傳承發揚紅色文化。
邛崍市 火井鎮 紅色文化 傳承
紅色文化形成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成功的精神動力,是新時期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源泉[1]。文化和傳播密不可分,沒有無文化的傳播,也沒有無傳播的文化,文化只有在傳播中才能生存、發展、創新、發揮其應有價值。做好紅色文化傳播,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神圣使命[2]。而“傳播成效”是弘揚和宣傳紅色文化中長期存在的一個“瓶頸”性難題[3]。紅色文化能否在基層群眾中良好傳播對凝聚群眾、動員群眾、活躍群眾和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與大繁榮具有深刻意義。本課題從邛崍市火井鎮群眾的眼光出發,了解基層群眾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對紅色文化的基本看法和對紅色文化傳承的期望,為當地政府營造紅色文化氛圍,提高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提高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的見解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邛崍市火井鎮460位市民。
對火井鎮居民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460人作為調查對象。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發放的形式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的了解情況、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的看法、當地紅色文化的氛圍情況、當地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情況、當地居民對紅色革命根據地的了解與看法、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傳承的期望等。
課題組成員在接受一定培訓后,對調查對象進行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當場填寫,當場回收,以保證問卷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有效問卷率高達97%。
采用 Epidata3. 0 建立數據庫,進行數據錄入。應用 SPSS 22. 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進行t檢驗和方差分析,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共發放問卷 460份,有效問卷445份,有效率為 97%。其中,男性占 46.5%,女性占 53.5%;調查對象中48.5%為30歲以下包括30歲的居民,51.4%為30歲以上的居民;擁有高中學歷以及高中學歷以下者占比達78.2%,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者占比21.8%。
在445名調查居民中,僅12.1%的同學得分在80以上,得分60-80占比38.9%,60以下占比49.0%。
將得分情況分為60以下,60-80分,80分以上。采用spss22.0分析后,在不同人口特征之間進行對比。不同年齡階段的居民在本次調查中的得分結果當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其中30歲以上的居民得高分占比超過30歲以下的居民。
第七題和第十五題分別調查了當地居民從哪了解紅色文化和更愿意接受什么樣的方式了解紅色文化。其中第七題中選擇網絡媒體的次數最多達到200次,選擇聽身邊人講述的次數僅次于網絡媒體選項達到187次,選擇自己看書的次數最少只有61次,而第十五題中選擇最多的是唱紅歌看紅和看紅色影視作品。
紅色文化軟實力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提升紅色文化軟實力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有利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4]。研究紅色文化在基層的傳播情況具有重大價值和重要意義。
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火井鎮的紅色文化的傳承情況整體情況較差,且根據有效數據顯示男性居民的傳承情況普遍優于女性居民,30歲以上者傳承情況優于30歲以下者,高學歷者的傳承情況普遍優于低學歷者。男性居民的傳承情況優于女性的可能與農村女性受教育程度偏低,對政治話題敏感程度低于男性等原因有關;30歲以上者傳承情況優于30歲以下者可能與30歲以上年齡階段的居民曾親身經歷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原因有關。由于以網絡媒體為主的新媒體迅猛發展人們更傾向于從網絡上了解紅色文化,其次聆聽當事人訴說也是僅次于網絡媒體的被人們樂于接受的方式,建議當地政府部門增加通過網絡途徑宣傳的次數和紅色文化交流會等活動。
綜上所述:建議相關政府部門通過開展相關宣傳活動,引導當地居民自發學習了解紅色文化和組織當地居民探討紅色文化精神內涵,落實當地精神文明建設,努力營造當地紅色文化氛圍,有利于提高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提高當地居民對紅色文化的見解,建設起紅色文化生態新村。
[1]劉琨. 紅色文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5.
[2]李海波. 論紅色文化傳播的價值和策略[D].江西師范大學,2009.
[3]朱偉. 紅色文化傳播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4.
[4]卓福寶. 提升紅色文化軟實力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5.
彭謀(1996-),男,2015級臨床醫學系本科生。
△通訊作者焦義培,男,講師。
川北醫學院科研申報項目(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