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月
(吉林省琿春三中)
讓學生更加愿意交流
劉海月
(吉林省琿春三中)
生本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是否達到生本很大程度是由學生的參與度決定的。而課堂上的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又是考查參與度的重要依據。就課堂上怎樣使學生愿意交流的問題,從認識交流的重要性和怎樣交流等方面談了一些做法。
生本教育;尊重學生;愿意交流;學會傾聽;評價激勵
生本教育的課堂是學生的,新課標也強調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怎樣做到這些呢?我覺得應首先使學生更加愿意交流。“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優困交流”“優優交流”“困困交流”,盡量擴大交流的范圍,這樣才能相互了解,相互學習,才能知道學生的所知所需,這樣才能用我的思想換你的思想。可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交流是多么重要。所以要想方設法使學生愿意交流。
有交流就得有傾聽,所以,交流之前要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教會他們學會傾聽。邊聽邊思考,能聽進別人好的思想方法,也能聽進別人的錯誤、不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傾聽中完善自己的思維。所以,在交流之前教師一定要使學生明確傾聽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學生愿意傾聽,并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使他們明白交流的重要作用,使其認識到交流是提高自己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國家在交流中繁榮,科技在交流中發展,人在交流中進步。讓別人了解你的想法,更加深刻地去認識他人,交流是最好的方式。教師要通過培養,逐漸使學生產生在有了想法之后要一吐為快的沖動,同時還要制訂一定的機制,使學生在課堂上樂于交流,善于交流。
交流前做好準備,認真對待每一次的交流機會,把最好的方面展現給他人。交流不是一味地說,而要說得清楚,說得明白,說得簡潔,說得精彩。語言多少不重要,關鍵是別人能聽懂,別人易于接受,愿意聆聽,這就要提高自己的交流本領。交流方式可以說,可以寫,可以是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關鍵是別人能領會你的意思。數學則更是不同于其他學科,數學講究精練,有時可能一條簡單的線段就能解決問題。
學生交流本領的提高是在一次次鍛煉過程中完成的。老師要有辦法讓他說了一次,想說第二次,要使他樂于交流,所以,相應的評價機制必須跟上。如,教師要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學生間也可以互相點評,互相鼓勵,提出建議或教師設計好一定的獎勵稱號,如,最佳講述員等。另外,教師還要設計好交流的問題,把握好交流的時機,及時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點評等。
總之,要想使生本課堂開展得更加深入,更有效,就一定要使學生樂于交流。在下一階段的教學中,我會在這方面多做努力,逐漸使學生更加樂于交流,從而使生本課堂更加開放,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