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紅
(湖南省長沙市石燕湖中學)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相關思考
陳立紅
(湖南省長沙市石燕湖中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適應目前的教學現狀,如何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優化,是現代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就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旨在為教育同仁提供相應的參考建議。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首先,傳統的課堂教學過于突出教師的地位,教師在教學中的權威不可動搖,對于教師所講的一切,學生都不敢質疑,導致有些學生有問題也不敢多問,在數學的學習中處于非常被動的位置。而通過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打破這種現象,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的不斷深入,在數學學科中得到廣泛的運用,但是初中數學教學傳統的思維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化教學發展的需求。因此新的教學方法的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運用情境教學、多項思維導入、生活情境、提問策略等相關知識的導入,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情境教學模式的創設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環境有所熟悉,所以對事物的學習能力引入更多的個性化思維,也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如“平行線”這一概念的引入,教師根據書本內容講解,學生了解的是數學概念,對其屬性和基本的應用了解不到,但是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如果運用相關的情境引入,學生對平行線有立體的認識渠道就會提升自身的知識能力發展。
2.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探究
(1)逆向思維的培養
逆向思維的解題方法讓學生運用與以往不同的思維方式。正面的思維方式的運用策略是根據已知得到答案,但是逆向的思維方式是通過答案找到要推導的已知條件。兩者的結合運用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于數字思維的敏感度,同時逆向思維方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尋找問題的答案,拓寬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
(2)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
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例如,小明和媽媽晚上去散步,15分鐘后達到小姨家,小姨家和他們家的距離是900米,媽媽中途回家,小明和小姨玩了30分鐘以后也回家,在20分鐘以后到家,要求在線面直角坐標中表示出離家時間和距離的相互關系。先對幾何圖形開展直觀分析,因為幾何圖形的很多已知條件能夠通過圖像轉化,所以通過圖像的直觀分析能夠很清楚地了解到題目中要推斷出來的位置條件,同時運用代數的抽象分析和邏輯性開展推導,可以避免幾何的直觀性所帶來的約束,同時突出數形結合的優勢。
3.提問教學策略的引入
初中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所以學生能夠得到的提問鍛煉機會很少,教師適當的時候要給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提供主動提問的機會。學生缺乏機會鍛煉自己的提問能力,所以對待事物的整體感知度不是很高,問題也想得不夠深入,很淺顯。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師生關系不平等和教學氛圍不合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和學生接觸,盡量和學生保持平等地位,這樣學生才能夠把自己的疑問勇于提給教師,教師初期開展提問教學的時候運用討論式教法方法,可減少學生的恐懼感。學生應把提問當成日常學習環節中的一部分,不要當成生活的負擔。
[1]余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評論,2006(06).
[2]董裕華.注重數學觀察力的訓練[J].數學通報,2002(0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