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莉
(重慶市長壽實驗中學校)
激趣學英語之我見
廖曉莉
(重慶市長壽實驗中學校)
興趣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何激趣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話題。通過敘述各種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法和手段,論述了各種激趣法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激趣;人格魅力;師生關系;學習英語
興趣是人們認識需要的表現,與學習動機和求知欲直接相關。當一個人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便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興趣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它是推動學習的重要內在動機,往往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道路。因此,作為教師應設法使學生對學習的新知識產生興趣,激發積極參與的欲望。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呢?
我總結本人二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及構想,歸納如下激趣之法,以供大家參考。
教師的人格,是教師的師德、才能、學識等的綜合體現,它出乎其中,超乎其上,是看似不可觸及,卻又處處能夠感受到的一種文化品格,一種精神營養。教師自身的個性品質,各方面的修養,在教育和教學活動中,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手段,直接熏陶學生的心靈,是別的任何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是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所以“身教勝于言教”。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以“情”動人,以“情”感人,是一種教學藝術,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情感可以點燃智慧之火,高漲的情緒能有力地調動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力。”
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往往看成是為了應付考試,且對發音和難記的單詞、語法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明確學習英語的動力以及重要性。人的活動是受一定動機、目的支配的,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有助于把目前的學習和自己的前途以及社會主義事業聯系起來,從而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獲得知識的渴望。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場所,也是教師落實教學任務的根據地,因而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40分鐘課堂效率尤為重要。
1.以巧設疑問等引入方式激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師應根據不同內容,采取不同的導入形式——歌曲引入法、故事引入法、笑話式引入法、錯題糾正引入法、直觀教具引入法等,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以游戲發激趣
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本性,寓教于動,寓教于樂。
3.以記者采訪法激趣
新課本中許多課文訓練及課后練習句型的Ask and Answer內容,如果我們采用不同角色的記者采訪,開記者招待會等形式,效果會更佳。
4.以學生表演法激趣
新教材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內容貼近生活、交際增多、可操作性強,這些為表演法提高了契機。
表揚是教師對學生好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的評價,是教育、鼓勵學生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一門藝術。教師恰如其分的表揚像陽光、雨露和春風,溫暖和滋潤學生的心田,給學生以信心和勇氣去克服困難,去努力學習。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要想完全掌握,光靠在課堂上的學習顯然是不夠的。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接觸英語的機會,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英語活動,不但能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英語的全方位的素質和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保持了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的興趣。
當然,激發學生學習的方法甚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各種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教師還應交替或綜合運用,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苦學”為“樂學”,在愉悅寬松的環境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在興趣教學這塊沃土上,師生更應興趣相投,其樂融融,架起心靈的橋梁,開掘永不枯竭的興趣源泉,共同完成培養“創造新世紀人才”的光榮使命。
[1]張麗艷.淺談學習英語的激趣法[J].新余高專學報,2008(04).
[2]雷春玲.英語教學中學生積極情感態度的養成[J].中學教學參考,2010(19).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