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倩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般陽中學)
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整體優(yōu)化設計,問題診斷導學”感悟
紀曉倩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般陽中學)
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教師“滿堂灌”,不僅教師累,學生也累,教學成績還裹足不前。要想解決此問題,就要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現(xiàn)在實行的“整體優(yōu)化設計,問題診斷導學”則是將課堂還給學生,相信學生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成績自然提高。要想利用好此教學方法,讓學生對生物學習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讓學生明確,生物在高考中所占比分雖然不大,但是非常容易得分,生物可以堪稱高考理科綜合里性價比最高的學科。生物成績要是弱一點,與別人差的將不是一點點,幾分之差將導致高考中拉開上百個名次,甚至上千個名次。要讓學生相信,只要肯用心,真心投入到生物學習中,不用投入太多時間,就能夠保證優(yōu)異的生物成績,進而有一個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
這種教學模式類似于病人看病時的化驗、透視、彩超、CT等等各式各樣的檢查與“會診”,從而為“開方”與“治療”提供真憑實據(jù)。主要分為自學與診測(查病),解惑與探究(開方與治療),訓練與提升(鞏固并強化療效)幾個步驟。在模式的開展中,通過具體課例讓學生體驗到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要學生認同這種教學模式,積極投入到這種教學模式中,進而成為課堂的主人。
1.讀(我讀書,我學習):(1)讀文字,首先瀏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新課的重點和難點。(2)讀模式圖,模式圖是生物學科的第二語言,是語言文字描述所不能代替的,同時也是生物學科考試的最主要信息載體,巧用模式圖來進行預習、學習、記憶是學好生物必備的技能。因此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的文字和相對應的模式圖,把文字內容落實在圖像上。
2.思(我讀書,我思考):邊讀、邊想、邊產生疑問。俗話說: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大膽提出疑問,不斷地思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要增強信心,鼓足勇氣,敢于向疑難問題挑戰(zhàn),并嘗試自己解疑。
3.練(我讀書,我知道):嘗試同步練習,檢驗預習效果。實踐出真知,這是預習不可缺少的過程。學生經過預習,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識。做練習或解決簡單的問題,可以檢驗預習效果。這樣既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又能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較集中的問題,以便課堂教學抓住重點、難點。
4.疑(我讀書,我尋求):把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自己一時又解決不了的記錄下來,留待課堂上共同探討與解決。
“整體設計、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倡導的學生學習模式是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只有學生自己明白了什么是合作學習,怎樣才能更好地合作學習,才能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努力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找準自己的位置,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才能更有序、更有效地進行。
1.引導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意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與他人合作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使每個人進步更快,從而對合作學習產生認同感。
2.做好小組的組織工作。小組的人數(shù)一般以4~6人為宜,成員的構成要考慮學習成績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慮他們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
3.對小組長進行合作學習的專門培訓。小組長一是要協(xié)調好組內成員的關系,對組內成員要有明確的具體分工。二是要組織好大家有序開展小組的合作活動,調動全體成員積極參與,并及時總結自己小組的活動與其他小組相比存在著哪些優(yōu)、缺點,明白該保留什么,改進什么。
4.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轉換角色,蹲下身子與學生交流,把自己當成小組長或小組的成員,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給學生一些示范,給他們一些切實的感悟和體驗。
這種模式真正做到了“把學習還給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成績也必將大大提高。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