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遼寧省撫順市第十九中學)
新課標下思想品德情境教學的方法研究
吳丹
(遼寧省撫順市第十九中學)
情境教學就是以培養興趣為基礎,通過選用典型材料,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如,采用課前音樂、視頻、動畫或故事、辯論賽、我來當法官等易于理解、趣味性強的內容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對情境教學有了一點的了解,現反思如下。
眾所周知,思想品德課的材料理論性強,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不愛學。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能夠使學生如臨其境,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使學生的情緒逐漸被調動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自己主動地探索、研究。
教師對創設的情境進行精細的加工處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形象的、形式多樣的、富有啟發性的情境,誘發學生的激情,使之激情涌動,欲罷不能。力爭做到:課前有懸念,課中有波瀾,課后有余音。教師通過創造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環境,使學生在人與人的關系中,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友善、理解、親情與關愛。
教師將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實例、身邊的例子、學生感興趣的實例引進課堂,讓學生進行分析、評價,幫助學生認清是非,改正不良行為,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己列舉生活中的現象和實例,養成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習慣和能力。
視頻、圖片、漫畫、音樂等被引入課堂,有的是在課前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歌曲,如,《相信自己》被放在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的課前。在真實情境中,學生不僅明白了基本道理,他們的情感也得到激發,社會實際與學習的內容得到巧妙的有機結合。情境創設、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已成為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重要途徑。
總之,增進情境教學的手段還有很多,但無論哪種教學方法,都要建立在適合學生的基礎之上,并精心創設,教師要善于引導,在教學中營造親和的心理氛圍,啟發學生潛意識和情感,誘發學生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并把教學中的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感性認識活動與理性認識活動、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主體性,從而產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的心在情境中靈動起來。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