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
(四川北京師范大學什邡附屬外國語中學)
藝術團體之初中合唱團訓練感悟
石敏
(四川北京師范大學什邡附屬外國語中學)
初中生合唱隊是學校藝術團體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參與音樂實踐和音樂課外活動表現的基地,也是藝術特色學校藝術教育成果的重要體現,因此,合唱隊在學校的素質教育和音樂教研活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一)初中生合唱的組建和選拔
(1)在著手組建一支合唱隊之前,首先要考慮現有條件,初一年級的學生聲音比較稚嫩,基本屬于童聲,比較好控制,但到了初二,有一部分正處于變聲期,特別是男聲,在選拔隊伍的時候,在聲音上要求“統一”是第一位的。(2)音準、音色、節奏能力的要求,教師可以讓學生演唱一首歌曲,傾聽他(她)們在演唱中旋律的音程關系是否清楚準確,從而辨別隊員的節奏感和樂感。
(二)建立好合唱團的規章制度
建立嚴格的考勤制度,制度一旦建立起來了,就要堅持貫徹下去。
合唱隊里不僅指揮重要,更重要的是合唱隊隊員的素養,素養提高了,教師也會輕松許多。
(一)培養對合唱的興趣
剛進入合唱隊的學生對合唱往往是充滿期待和興趣的,一段時間之后,興趣就會大大減小,我們訓練教師就要用心地培養和保護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做好以下幾點:(1)合理安排排練時間,除了學校安排的興趣活動小組這個活動時間,其余盡量利用課余時間,做好其他教師的思想工作,得到他們的同意和支持。(2)尊重每一位合唱隊員并鼓勵他們。在排練時,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學得更輕松,不斷鼓勵學生,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3)提前備好每一節課,在學的過程中適當安排一些小游戲,使合唱訓練生動而有趣。(4)讓學生欣賞一些著名的合唱團演出節目,也提供一些演出和表演的機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對隊員的責任感
合唱并不是一兩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團隊,為了突出個人而不顧整體,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教師首先要調動隊員們互相關心,產生深厚的友誼之情,對個別音色、音準不是非常好的,可以請隊員們相互幫助。
(三)發現、培養骨干力量
在一個合唱團里,每個團員的能力水平總會有些差異,老師應從中發現能發揮更大積極作用的團員,一方面肯定他們的努力,同時有意識地培養他們,以帶動其他團員。
指揮是一個合唱團的靈魂,一個合唱團要取決于指揮者的水平、能力與決斷。(1)指揮首先要具備很好的聽辨能力,還要有很強的節奏感,在聲樂知識,對音樂的理解與分析能力,以及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都要有很高的造詣。(2)指揮的技巧要“準”“精”,才能把合唱歌曲所要展示的情感準確傳遞給合唱隊員。(3)當拿到作品后,首先要熟唱每一聲部的旋律,找出各個聲部的關系(難點、重點),其次要了解作品的風格。
為了提高合唱隊的演出水平,必須進行基礎訓練,基訓是為了提高,提高是為了表現;基礎要有辦法,提高要有手段。
(一)氣息訓練
首先要訓練學生正確的歌唱呼吸,使其才能進一步掌握正確的發聲。(1)慢吸慢呼:口、鼻同時吸氣,打“哈欠”的狀態,兩肋側張,肩、頸、胸部肌肉保持放松狀態,讓學生體會吸氣的過程和感覺。(2)緩吸急呼:有助于體會橫膈膜彈跳的感覺。(3)急吸急呼:被嚇到一樣,吸氣速度快,通常重音、跳音會用到急吸急呼。(4)急吸緩呼:需要在前面三種練習的基礎上反復,漸漸提高呼吸的能力,打好歌唱的基礎。
(二)聲音的訓練
氣息和聲音的發展是并存的,但這兩者一定要協調好,我主要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哼鳴: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氣息,讓氣息帶動聲音,每一發聲練習都讓學生先采用哼鳴,找到氣息位置,再進一步加強練習。(2)開口音練習:位置高,氣息深,聲音直,用“ga”“ge”“gi”“go”“gu”來練習,在發聲練習中,一定要聲音直,不能用顫音來發聲。(3)為了讓學生在練聲的過程中,選擇一些歌曲中的樂句改成練聲曲來練聲,使學生覺得唱的既有味又能體會聲音的感覺。(4)初中階段,有很多學生進入變聲期,一定要注意歌唱方法的運用,還要提醒他們生活習慣要有規律,注意休息。
(一)歌曲的選擇
選擇歌曲要考慮作品的思想性,有益于青少年學生心理發展的歌曲,選擇歌曲要考慮教學進度,難度適宜。
(二)歌曲排練
(1)熟悉樂譜:在排練一首歌之前,先把作者及歌曲的創作背景介紹給學生,播放有關的錄音錄像等方法,幫助學生感知這首歌曲,引導學生喜歡這首歌曲。(2)練唱歌詞:練唱歌詞仍以輕聲入手,輕聲必須定在歌唱發聲規范中,當唱熟以后,一定要把握唱歌技巧的運用,注意咬字和吐字(即起聲、保持、收聲)。(3)總體排練:總體排練是對合唱歌曲進行藝術再現創造性工作的過程,它與教師藝術修養、備課質量、教學計劃安排及教學排練能力有密切的關系。
合唱隊的建立、訓練、指導是一項充滿快樂而又十分艱辛的工作。合唱藝術社團是學生放飛歌聲夢想的舞臺,相信經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唱出和諧動人的心聲,讓歌聲灑滿校園,灑滿每個學生的心田。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