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茜(吉林省集安市財源中學)
?
莫以素質教育的名義掩蓋了基礎教育的流失
田茜
(吉林省集安市財源中學)
我國明確提出,初中階段的數學素質教育是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一定的數學學習興趣、科學探究數學的精神和創新能力,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實踐的聯系,獲得成功學用數學的樂趣。所以玩數學,興趣數學,是廣大數學教師的法寶。可是玩不可能伴隨學生的一生,當遇到困難時,學生的問題行為屢屢出現……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改變這一切呢?
我們是老師,不是為別人作秀。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天職。傳授學生做人的道理是第一位的,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克服困難是必須的。不能見到困難就逃避,適當地制造困難讓孩子去經歷也是一件好事。合理的懲罰教育勢在必行。要讓學生知道不管是誰犯了錯誤,都要付出必要的代價,青春期可以犯錯,但是青春期不是犯錯的理由。當然,懲罰的尺度必須把握好。
素質教育中必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能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覺完善和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掌握獨立獲取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學生樂學是學好數學的基礎,但是僅僅“樂”是不夠的,當不“樂”時要知難而上才是成功的關鍵。
這里不是指題海戰術。可是沒有熟練度的知識掌握是不可信的。但上課時的知識積累往往會造成最普遍的情況:上課老師講的全會,合上書本考試時模棱兩可或者似是而非。這樣看起來是照顧了學生的興趣,不產生審美疲勞,但是間接地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為最后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試和中考是學生永遠躲不過的一關,原形畢露時就會有學生投機取巧,產生作弊的心理。適當的練習題在熟練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讓他們有成功的喜悅,一舉雙得。
一些初中生往往沿用小學學法,死記硬背,囫圇吞棗,根本談不上領會理解,當然更談不上應變和應用。還有的學生用文科方法去學習數學,看起來課堂上紛紛發言,熱鬧非凡,但是要形成數學思想卻事倍功半。基礎數學思想的缺失嚴重制約了學生今后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必須加強基礎教育,那是我們領先西方教育的精髓。丟了西瓜也沒有撿好芝麻的事情絕不能在教育中出現。
參考文獻:
李道路,程甫新.數學素質教育初探[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1997(07).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