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艷(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
三個“淘氣包”化繭成蝶的故事
于鳳艷
(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經歷是最好的老師。在旅途中,我們彼此了解著,彼此捉摸著,彼此快樂著,彼此成長著,那一年北京金秋之旅的,我和七班的愛,那一年的金秋之旅,我和七班化繭成蝶的故事。
這是我第二次去北京,與第一次科任教師的身份相比,我這次“老于”,班主任的身份,讓我知道應該這樣當老師。
出發前,考慮“標志”的信念力量,我仔細琢磨,什么小東東能一眼看出是我們七班的隊伍,什么小東東能代表我們七班的信念。
我拿來紅絲帶,讓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起來,突然,一個想法出現了,我們很稚嫩,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我們帶著紅色的蝴蝶結,帶著七班的希望,準備用一周的時間,無論思想、言行、習慣、狀態都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化繭成蝶,我們勢在必行。孩子們出發前的眼神,充滿了期待和神秘感。
這一次,我是和自己班級的54個可愛的小精靈。期待與擔心的心情讓我前一夜幾乎沒有睡覺,一方面,擔心旅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另一方面,心中有很多期待。凌晨5點左右,七班的全體同學,帶著美麗的紅絲帶,一路歡歌來到了長春火車站。
正如紅絲帶的寓意一樣,我們54個小精靈也許真的意義上實現了化繭成蝶的變化。我們班的王××在班級平時表現一般,但在這次旅行中孩子呈現出來的進步讓我感到驚喜。一路上,用心數著自己的組員,領著自己的小組活動,吃飯時細心地照顧同桌的同學,這樣的變化我看在眼里,樂在心上。在第二天的晨會上,他們小組就獲得了優秀小組的稱號。在接下來的幾天的行程中,他帶領他們小組表現得更加突出。在返回長春的火車上,他有些難受,火車上的飯菜他吃不了,我細心地照顧他,他的眼睛濕潤了。那眼淚明明中就寫著孩子經過這次旅行,自己對自己改變的滿意,那眼淚明明中就寫著孩子經過這次旅行,老師對他的贊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也終于明白,教師在學生發展的過程中,賞識是多么重要的環節。
李××是個很調皮的孩子,經常在班級里搗蛋。但是在集體出行前,我交給他一個很重要的活,也是很重的一個活,那就是幫我拿大包。雖然在學校我們的關系有些緊張,原因是經常有些不合適的行為出現在他身上。但是這次的任務,他很欣然接受了。看到他接受任務沒有任何為難情緒,我想和他在北京的進一步交流也許就更好開展了。幾天的行程中,孩子表現還可以。在回長春的火車上,因為超大聲說笑,我把他叫到沒有人的地方,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我們談話的主題是什么是快樂,什么是有夢想。孩子的觀點是“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其實這就是好兄弟之間的快樂。孩子的觀點是:我是有夢想的。每次月考前,我都和班車上我的好朋友說,一定要考好。我也想考上好高中。起初談話時,他很不理解我說的話。再后來的談話中,他漸漸明白其實有想法不是就有夢想,夢想是落在實處,腳踏實地為自己擁有的夢想去努力,去拼搏。他漸漸明白其實大男孩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以,但是這樣的狀態不要一直持續。畢竟到了我們要冷靜思考問題的年級了。已經是八年級了。其實應該在努力拼搏追求夢想中去尋找快樂。回來后的期中備考當中,孩子的表現讓我很驚喜。
馬××是班級中一名特殊的孩子。不是十分熱愛學習,但是孩子很重感情。在這次旅途當中,孩子表現出有點厭學的狀態。對導游的講解不感興趣,對照班級集體相不在乎。總是站在外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感覺。看到他這樣。我就很不高興地說了他兩句。沒想到他對此認識不是很好,也很生氣。見此情況,我從旅途中他表現好的一方面入手和他談心,沒想到卻收獲了孩子的一片真心。“第一天,你幫著七班忙里忙外,整隊啊,組織吃飯啊等都做得很好。但是今天杜導在講解的時候,你為什么不認真聽呢?”“老師,我身體不舒服。”“那昨天也是身體不舒服的表現嗎?”“老師,我是有點聽不進去。”“孩子,這和你在學校上課的狀態一樣。其實只要你調整一下自己的想法,知道來北京的目的,也許你就能靜下心來,好好了解這段歷史。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也一樣,有什么心理負擔可以和老師交流。哪些學科學起來比較困難,可以和老師多溝通學習方法。不能自己自暴自棄,那是很危險的一種學習狀態。”“其實,老師,我就是現在學不明白英語。英語一科就讓我的名次一直在班級最后幾名。”孩子的肺腑之言,讓我更清楚地明白,作為他的英語教師,我接下來該做什么。回來后的幾天學習,他開始主動問題了。
這次旅行,讓我走進大多數孩子的心理。我很開心,學生也很開心。我們的紅絲帶也許不會再戴在胸前,但是孩子們化繭成蝶的變化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開心。謝謝你,金秋之旅!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