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釬琳(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
怎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熊釬琳
(重慶市北碚區王樸中學校)
從蠻荒到文明,從蒙昧到有知,從遠古到現代,每一步都是創新的功勞,毫不客氣地說,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歸功于人類的創造能力。“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由此可見,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是知識創新和傳播的主陣地,高中數學課堂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怎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是我的幾點淺顯體會,僅供大家參考。
有人說,數學之所以被稱為是一部傳奇史,是因為它充滿誘人的思維創造能力,怎樣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科的這一特點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需要我們教師的逐步培養,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每一次別出心裁的發現,每一次與眾不同的觀察,每一次合乎情理的證明都是創新的表現。我們大家知道,數學教學過程是讓學生不斷體驗的過程,如果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體驗教學過程,那么這個過程就是學生的創新過程。因此,在學習湘教版高中數學教材時,我積極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把一些新問題、新知識引導到課堂當中,讓學生主動探索、創新,使學生養成運用新觀念、新方法觀察事物的習慣。
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基礎是求異思維,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求異思維與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鼓勵學生突破定勢、標新立異、打破常規、勇于求異。因為求異思維有利于學生提出新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孕育新的思想,有利于學生構建新的方法。因此,在學習湘教版高中數學教材時,我積極通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來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學習《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同角三角函數之間的關系》《兩角和與差的正弦與余弦》等課時,我積極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允許學生“異想天開”,允許學生“標新立異”,這樣,學生就在思考中有了創新意識,就在實踐中有了創新能力。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應該積極更新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我相信,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成為有創新能力的人,一定會成為新時代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國明,金亞敏.創新潛能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01.
[2]周春荔.數學創新意識培養與智力開發.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2.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