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麗
(吉林省實驗中學)
淺談初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
馬建麗
(吉林省實驗中學)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驗一直是教學的靈魂,它是學生探究化學知識來源的重要途徑,尤其是近幾年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不斷加深,實驗在教學中的地位也被一再提起。討論一下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希望能夠對各位化學教師有所幫助。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1.學生的探究意識不足,實驗缺乏創新
在現階段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對實驗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學生的探究意識太過薄弱,他們習慣了按照教師設定的步驟一步步進行操作,這種按部就班的模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這是現階段實驗教學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
在現階段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管得太嚴”,這個意思不是說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不管不顧,而是說教師管得太多反而束縛了學生,造成了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的現象,這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是相悖的。
2.實驗資源不足
有些學校的資源有限,使得學生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往往發現不是這個藥品短缺就是那個儀器破損,非常影響教學的效果。這一點也是教師感到非常頭痛的,甚至在學校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的教師就讓學生湊合使用已經損壞了的儀器或者是變質了的藥品,這樣將就的結果必然使學生對實驗結果的認知大打折扣。
1.改善實驗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實驗是化學的靈魂,只有讓學生本身對化學知識有一個探索的過程,了解知識的來源,教學的效率才能提升,如果教師一味地讓學生按照課本上的步驟要求來操作的話,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也就沒有什么區別了,因此教師可以改變實驗方式。舉例而言:在進行配置NaCl溶液的教學時,如果教師一味地讓學生記住步驟是怎樣的,過幾天檢查效果的時候會發現學生幾乎已經忘光了,也不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進行實驗之前,先讓學生了解實驗目的,自己去思考并討論應該如何進行實驗,每一步應該怎么做,這樣學生才能在實驗中有所收獲而不是做一個按部就班的機器。其次,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在教學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注重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而實驗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這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是完全相符的,身為初中教師,也應該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
2.教師要敢于放手,培養學生在實驗中的多種能力
很多教師認為化學實驗是具備一定的危險性的,如果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就會發生危險,所以大多教師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都神經緊繃并不斷進行干涉,這樣的教學方式失去了原本實驗的根本目的,我們開展實驗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去了解知識的來源,更重要的是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的時候,可先進行安全意識教育,然后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不要替學生打點好一切。舉例而言:在用pH試紙測溶液的pH值的實驗時,有些教師往往會擔心學生接觸到酸堿溶液發生危險而一直掌控著學生的操作過程,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本無法得到培養,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行為了,因此教師可以適度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
3.做好充分課前,采取有效模式
針對實驗器材短缺,或實驗中遇到的藥品變質、器材損壞的情況,教師可先在實驗之前檢查一遍所有的儀器是否能夠正常使用,所有的藥品是否在保質期范圍內,必要時教師應在學生實驗前提前做一遍,這樣避免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出現意外或無法得到實驗結果。另外,教師也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實驗的教學模式,因為有的實驗比較復雜,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很難完成,所以小組合作實驗的形式可以有效解決問題。舉例而言:在進行《濃H2SO4的稀釋實驗》時,存在一定的危險,而且實驗室儲存的濃H2SO4的溶液較少,因此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成立合作小組,每個人負責一步的操作,在一名學生進行操作的時候,其他的學生負責監督糾正,防止實驗過程中出現意外,這樣一來,能夠得到準確結果的幾率大大提高,而且學生都知道這個實驗存在危險,大家更會認真監督實驗操作的過程,也避免了學生單獨實驗出現意外的情況。
實驗是化學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如果不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學生永遠不知道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如何得來的,而且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后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實驗教學,有效提升實驗開展的效率。今天我們就現階段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化學教師有所幫助,也希望各位教師能夠真正重視起實驗教學,保證課堂的效率,順應新課改的要求。
[1]韓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235.
[2]程衛忠.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5(29):8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