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江蘇省海門中學)
讓議論性散文因精妙的緣起更精彩
張輝
(江蘇省海門中學)
高考作文歷來博人眼球,成為蕓蕓眾生關注的焦點、討論的熱點。就文體的選擇而言,議論文似乎拘于晦澀呆板,記敘文又似乎難于把控風險極大,而議論性散文則異軍突起,頗受閱卷者青睞。
所謂議論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筆法發議論,或者說是以闡述某個觀點為中心的散文。從“議論”角度看,它是議論文,是要闡明一個論點;從“筆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側重的是形象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
江蘇省高考《拒絕平庸》,考生如何寫出真正能體現拒絕平庸的優作,而不是口中要拒絕平庸,手下卻寫出平庸之作,實在是讓蕓蕓考生頗費躊躇。宜興考生王希靈光一閃,想到了自己在趕考路上的偶然一瞥,那是在宜興公交公司旁,有一家名叫“風沙渡”的小餐館,這個名字一下子從他的腦海里跳出。一個小餐館的名字卻這樣的脫俗,這不是最典型的“拒絕平庸”么?于是興致所至,揮筆寫下:
不由得想起早上過來趕考時瞅見的一家小餐館,名為“風沙渡”。獨這三字,意境全出,那雜亂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種粗獷的豪情在胸中激蕩了。
只是一個招牌,卻可以讓這一家平凡的餐館從一干“某氏餐館”“某某小吃”中脫穎而出,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此文被閱卷專家披沙揀金,閱為滿分作文。作文閱卷組組長駱冬青教授特意為這篇文章寫了評語:以“風沙渡”作引,一種即興的慧解與內在的積淀交相激蕩,上升到思想層面的高貴,鼓舞起粗獷渺遠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識流”式的自在順暢,又有哲思性的闊大視野和空靈想象。切己的感受,詩意的沉思,縈回的暢想,在一種特殊的情境中集聚為奔放的才華。
可見,一則精妙的緣起對于議論性散文何其重要,她能給應試之作插上騰躍而上的翅膀。那么,考生如何來為自己的議論性散文設計精妙的緣起呢?
如考生在寫作《好風憑借力》一文時,就以生活中豆腐的制作作為緣起引出觀點:
“一鍋熱騰騰的豆漿,叫囂著要蛻變,它們使盡渾身解數,仍是流動的形態,終是借幾點苦鹵,才變成凝重的豆腐。
人生或許便是一盤豆腐的點化歷程,我們并不否認個人的點滴努力,但更多的人,往往在‘個人主義’的牢籠中沖撞得頭破血流,仍不愿看一眼籠子外遞出鑰匙的手。”
還有考生在寫《錯位》一文時,以校園內有一樹根不甘于埋在黑黢黢的土地里而翹出地面的情景,引入話題,直觀形象,耐人尋味,激發了閱讀者的興趣,從而成為文章的一大亮點。
如考生在寫作《把門敞開》一文時,拿到那期周刊的時候,我是那樣的驚詫與惶惑。
還如,考生在寫《守規則才能更享自由》時,就以野生動物園內,一名自駕女游客在猛獸區下車后被老虎襲擊,隨后母親下車追趕老虎救女造成一死一傷的新聞事件作為緣起,來引出自己的論斷。
如考生在寫《人生只在舍得之間》時這樣寫道:
梁實秋先生舍棄了熏魚、冰糖肘子、什錦炒飯才換來最愛的八寶飯,區區吃飯小事,卻足以見得這位文學大師的處事智慧,人生之中,有舍才有得。
紅塵俗世,豈可事事兩全,有得而無舍從理論上就全無可能,追逐得而不愿舍之人便如同物理史上費盡心機制造永動機的“天才”,終歸是妄費心力,一味逐得而不愿有舍也使人生疲于奔波,使生命背負著沉重的行囊,在得與舍的分岔口耗盡了青春與力量。
其實,正如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一樣,議論文性散文的緣起,同樣可以是形式多樣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哪一樣不可以呢?名人言論、詩句文辭,哪一樣不可引用而起呢?只要能契合材料的蘊意,巧妙引入導出,個個都可成為文章精彩紛呈的緣起。
作為考生,要想讓自己的文章出彩,要想讓自己的議論性散文有一個讓人驚嘆的緣起,就要做一個善于觀察的人,留心注意身邊的一花一草,善于思考探究其內蘊,也要加強閱讀積累,博學強識,豐富自己庫存。當然,更應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素養,善于“化虛為實”,從而找到合適精妙的緣起,為寫作出彩的議論性散文而插上騰空的翅膀。
[1]董洪文.試論如何加強高中議論文寫作[J].才智,2009(28).
[2]陳錦才.例證型議論文寫作探微[J].寫作,2010(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