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芳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第三中學)
從課堂表演角度談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
陳秋芳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第三中學)
教學方式的優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課堂表演的加入,無疑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力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揮出來。
課堂表演;語文;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之者?!迸d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努力達到的。語文學習興趣的高低,需要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藝術上進行充分的挖掘和有效探索。下面主要從課堂表演角度談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
正如哲學家尼采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北硌菔且豁椖苷{動表演者各方面能力的活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即興表演,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表演,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是促進其對課文進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托爾斯泰說過:“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經過,是使自己什么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闭n堂表演可以激發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在輕松愉快中獲取知識。
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許多不同體裁的課文,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風箏》《羚羊木雕》《皇帝的新裝》等。用課堂表演來提高閱讀質量,它十分符合初一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另外,天真、活潑、好動的兒童有很強的想象力和表現欲,他們非常喜愛表演課文的活動。
范例一:《風箏》
《風箏》“我”踩踏弟弟的風箏這一部分:
弟弟正躲在房間里作風箏(表情:著迷,認真)
“我”從門外踹門而入。弟弟見狀驚慌而起;
“我”勃然大怒:“誰讓你作風箏的!這是沒出息孩子的玩意,你太不爭氣了!”話音剛落,馬上扯過風箏撕裂,扔到地上踩踏,
(踩了好幾下)
弟弟一聲不敢吭。(表情:怯懦、咬著嘴唇、眼里噙著淚花,紅著臉;動作:縮在墻角,一動不動)
踩踏完風箏后“我”趾高氣昂地奪門而去,絲毫不管后面的弟弟。
弟弟一個人留在房間里補破了的風箏。
為了讓學生對文章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在上課過程中我強調了“我”的行為,在表演完之后還請學生對表演者的表演進行點評。學生在表演的高潮過后,不僅對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加深了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范例二:《皇帝的新裝》
《皇帝的新裝》高潮部分:
[騙子及兩個大臣和皇帝都在皇帝的臥室里]
侍從:裁縫求見!
皇帝:宣!
(兩騙子作手托衣物狀,上)
騙子甲乙:參見陛下!衣服做好了,請陛下過目。
騙子甲:這是褲子。
騙子乙:這是袍子。
騙子甲:這是外衣。
皇帝:怎么回事?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見?難道我愚蠢嗎?難道我不夠資格做一個皇帝嗎?這可太駭人聽聞了!
騙子乙:“您瞧!這花紋還滿意吧?”
皇帝:“我十二萬分的滿意。我要重重地獎賞你們!給我穿上!”
騙子甲乙:是,陛下。
[兩個騙子為皇帝脫下外套,穿上“新衣”,還時不時地贊美]
騙子乙:這些衣服輕柔極了,像蜘蛛網一樣。
騙子甲:穿上的人會覺得像什么也沒穿似的。
騙子乙:這也正是這些衣服的優點。
皇帝:(來到鏡前左顧右盼,一臉得意)好!好!快去備車馬!我要去游行!
侍從:游行大典現在開始!
(官員持刀在前,大臣舉華蓋在后側,侍從托“后裙”在后,繞場慢行)
(觀眾甲、乙,小孩上場)
觀眾甲: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漂亮呀!
觀眾乙:看!他的后裙多美麗呀!
小孩:咦!他什么衣服也沒有穿呀!
觀眾甲:上帝喲!你聽聽這個天真的聲音,有個小孩說他并沒有穿什么衣服!
觀眾乙:他確實是沒有穿什么衣服呀!
皇帝:(驚恐,顫抖)我一定要把這游行大典舉行完畢?。〝[出更驕傲的神氣,下場)
[騙子已經溜之大吉]
《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通過課堂表演,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人物形象更鮮明生動形象,而且使學生更喜歡上語文課。
范例三:《羚羊木雕》
《羚羊木雕》開端部分:
母親:(拿著抹布擦桌子,突然發現羚羊木雕不見了。于是打開各個柜子門找。還是遍尋不著。表情變得凝重了)木雕哪去了?
女兒:(正在寫作業)送人了。
改善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廣陵散》這首民歌時,由于其是一首古箏曲,教師可以先從樂器的藝術性和特點出發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民族樂器的了解;其次,由于這首曲子是表現聶政從怨恨到憤慨,到刺殺秦王的壯闊、豪邁、悲涼的情懷,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聯想的教學方法,從情感角度出發,以實際生活實例激發學生的各種情感,再去詳細體會曲子中的情感歷程,就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4.教導學生學民歌、唱民歌,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僅僅只是在生活中加強對民族音樂的接觸是不行的,還要教學生多學民歌,多唱民歌,讓民歌那種特有的韻律和曲調在學生口中多加傳唱,經過時間的沉淀和積累,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對這些民族文化的理解,進而樹立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夠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和國家,提高民族凝聚力。教師可以對特有民族文化分類教導學生學習民歌,例如,蒙古族的《飛翔的鷹》、東北的《大秧歌》、蘇州評彈《亂雞啼》等,這些民歌內容多樣、題材豐富,具有濃濃的地域特色,能夠在學生學習民歌的過程中順便了解各個地區的特色文化,對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
5.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
科技的發展使得教學方式更加豐富和便捷,在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科學技術來進行教學,增強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立體性。多媒體教學軟件是教學中應用最為普遍的科學技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將自己不熟練或者沒法演唱的民族音樂在課堂上進行演示,也可以將各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方法和特點通過多媒體向學生進行介紹,更可以將各個民族音樂的發展通過多媒體讓學生進行對比,讓學生體會其中的不同。例如,在學習《國之瑰寶——京劇》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經典表演向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多多欣賞和接觸大師的作品,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
綜上所述,因為民族音樂教學具有獨特的作用和不凡的力量,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深化其教學內容和力度也是時代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尊重這種發展趨勢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加強對多元文化的了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學民歌唱民歌、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等方法,在教學中逐漸滲透民族音樂的影響,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學生從心里接受和喜歡民族音樂,進而更加主動地體會和鑒賞民族音樂的美和力量,達到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目的。
[1]方千鑫,仲巉巖.淺析高中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方法與途徑[J].中外科技教育,2016(3):217-219.
[2]張魏雨,魏鐘霞.關于高中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意義及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育(中學版),2014(13):139-140.
[3]張全芳,任如意.試論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作用及提高措施[J].大眾文藝(理論版),2015(22):161-163.
[4]王愛軍,聶春芳.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及策略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學,2014(10):103-10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