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稀瑩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云子中學數學組)
淺談“0”的起源與在中小學數學中的廣泛應用
吳稀瑩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云子中學數學組)
0,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字,也是經常使用的數字,更是人們較熟悉的數字,然而0,是如何產生,以及是誰最先發明了它,是大多數人較為困惑的問題,主要闡述了0的起源以及在當今數學中的廣泛應用,供大家參考。
0的廣泛應用;0的性質;0的作用;0的含義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的祖先在最開始只認識有和沒有,并不知道用0來計數。但在當代0這個數字有著較多的含義,特別是在數學中經常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很多問題研究中對于0的規定都是模棱兩可的,更多時候是將0排除在外,不予以討論研究。從而,使得在學習中,很多學生都因不知道為什么會特殊定義或規定0的用法而感到困惑與不解。所以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排除較多的關于0的一些應用的困惑,不如在研究其他“存在”的數字之前,先來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字。
0是數學中最重要的符號與數學之一,可是它的發明卻是來之不易的。在發明0以前,人類的祖先為了完善繁瑣的記數方法與缺憾,在世界各國范圍內,不同國家表示0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多種多樣,但又彼此互相借鑒,相互引用,比如,在中國古代算籌運算時,當還沒有發明0之前,古人們為了防止發生定位錯誤,開始用“□”代表空位,后來為方便書寫逐漸演變寫成“○”;然而,在阿拉伯,當還沒有0這個數字時,古老的阿拉伯人為防止記數上產生的誤解,于是用打空格的方法來區分:如一千三百四十五表示成1( )3( )4( )5,空的地方表示空位,但這使得運算變得極為麻煩;古代希臘,人們在大約公元2世紀前后,在天文學上也用“○”表示空位,但很不普遍。
時間到了大約公元5世紀左右,在印度最古老的文獻《吠陀》中,已有“0”這個符號的記載與應用,當時0在古印度表示無(空)的位置,大約又到了6世紀初期,古印度人最早用黑點(·)表示0,后來逐漸演變成了0,自此印度開始使用“命位記數法”。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學家在訪問現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期間,將印度的這種記數法介紹給了阿拉伯人,正因為這種方法簡便易行,通俗易懂,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阿拉伯數字。
當0發明后,引入到各個國家時,世界各國又掀起了一次高潮。當0出現后,在中國古代叫做金元數字,(即:極為珍貴的數字),但在當時它并不表示“沒有”,而是表示“零碎”“零頭”“不多”之意,如:“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還有一個零頭五;當0剛剛引入到西方國家時,由于一些原因,曾經一度引起西方人的困惑,當時西方人認為所有的數都是正數,而沒有其他數,而0這個數字的出現,會使很多算式、邏輯推理不能成立,甚至一度認為0是魔鬼數字,而被禁用。直到大約公元15、16世紀,0和負數才逐漸被西方人接受認同,才使西方數學得以快速發展。后來,羅馬的一位學者將0的用法介紹給了自己國家的人,但被守舊的羅馬教皇禁止使用了,所以在羅馬數字中沒有0。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快速進步,科學的飛速發展,0在現代數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0通常表示沒有,但實際上0的性質與應用很廣泛,0在數學中表示的意義非常豐富。0不僅可以表示“沒有”,而且也可以表示“有”。例如:天氣預報里表示氣溫是0度,并不是指“沒有溫度”,而是相當于華氏表32度,這里,“0”起了“零上溫度與零下溫度”的分界線的作用;而在物理學中,“0℃”表示在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結冰”這個確定的溫度,即冰點的溫度;0還可以表示“起點”,如發射導彈時的口令是:“9,8,7,6,5,4,3,2,1,0——發射”;又如我們常用的米尺和三角板上刻度線下的數字“0”,也表示度量長度的起點,測量長度時,一般是先把尺上的“0”刻度線對準待測量線段的起點;另外,0在數軸上作為原點,也是起點的意思;0還可以表示精確度,如:在近似的計算中,4.995精確到整數是5,精確到十分位是5.0,精確到百分位是5.00與5.0中的“0”被用來表示精確度不同;0在多位數中起占位作用,例如“806”中的“0”,它既表示這個數十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又起了占據“十位”這個數位的作用,若不用“0”占位,讓十位空著,八百零六就會寫成“8 6”,這會給讀數、計算帶來不便,又如某城市的一輛汽車牌號為“000888”,由此可知該城市的汽車號碼是用六個數碼編號的,它的已登記領牌汽車數量最多是六位數,不會超過100萬輛,“000888”中的“0”也是起著占位的作用;0在實際生活中有時也表示“分隔”的意思,例如: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三號房),可刪去;在實數中,0又是正數與負數之間唯一的中性數,故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0在復數中,是唯一輻角沒有定義的復數;在計算機科學中,計算機的數據基礎由二進制構成,即0和1是計算機儲存的基本單位,包括現在我們在電腦上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用1和0兩個數組成的,一個即一個字符,8個字符是一位(bit),我們在電腦中看到的圖像視頻等都是計算機通過對儲存器中無數個1和0的計算得來的,0經常用于表現布林(布爾)值“假”電路傳送數據時,0和1分別代表低電位和高電位,開關的通斷表示0和1,編程語言中,一個數組的個數是4的話,它實際的成員是0到3,而不是1到4,在c語言中,0放在整型常量前表示八進制數,而整型十六進制數前常用0x開頭;在航天控制臺中,只有“0”號控制臺,沒有“1”號控制臺;在化學中,0價表示單質,0族表示稀有氣體。
0在中小學數學問題中經常被排除在外,不予以考慮,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0是不包括在自然數范圍內的。但從歷史上看,國內外數學界對于0是不是自然數歷來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0是自然數,另一種認為0不是自然數。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中小學教材一直規定自然數不包括0。目前,國外的數學界大部分都規定0是自然數。為了國際交流的方便,1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3100~3102-93)《量和單位》(11-2.9)第311頁,規定自然數包括0。所以在近幾年進行的中小學數學教材修訂中,我們的教材研究編寫人員第三步:操作
確定實驗方案之后,接下來就需要開展具體的操作活動。在實驗類型選擇上,當前初中科學課程多以演示性實驗為主,忽略了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探究性實驗對于培養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科學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初中科學實驗不應出現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的情況,學生應當是實驗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將實驗課堂歸還給學生,使學生在實際探究中掌握科學本質。
學生依據設計方案展開實驗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實驗安全的指導,初中七年級科學實驗課上,學生做種子的萌生發芽、觀察蝸牛與蚯蚓等實驗時,需要用到酒精燈、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等化學器械和試劑。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實驗,非常容易在探究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如酒精燈的熄滅方式、稀硫酸試劑的使用等問題,教師都需要在學生操作過程中給予關注。
當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教師尤其需要注意關注學生實驗報告的填寫情況。很多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實驗報告對于實驗工作的重要性,這是不正確的。很多化學反應現象稍縱即逝,如果不做好記錄工作,就不能保證實驗順利完成。有些學生等到實驗都結束了才在報告上匆忙添上幾筆,這無益于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實驗過程中發生的每一個細微變化,并將其細致生動地記錄下來。實驗結束之后,學生要在教師的帶領下對實驗報告進行全面分析,探究每一個細小實驗變化發生的背后所蘊藏的科學內涵。
初中科學實驗課程要以探究活動為核心展開教學,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觀察、操作、記錄、反思等實驗過程中去,親身感知實驗所產生的各種現象,提高獲取科學知識的能力。學生學習動機的產生取決于其是否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提升初中科學實驗課教學質量,教師還要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入手,盡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實驗活動,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會到成就感,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實驗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因個體差異表現出明顯的個性化特征,初中科學實驗課堂如何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仍舊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做出策略性調整,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1]陳建苗.初中科學教學中問題教育法的探究[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6).
[2]張建利.淺議構建初中科學有效課堂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0(3).
[3]趙成藝,盧偉.科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