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陳云
(福建省福安市羅江中學)
讓中華傳統文化溢滿初中語文課堂
吳陳云
(福建省福安市羅江中學)
語文課程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語文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甚至還有一些老師也將語文看作是應試科目,在設計語文教學內容時,忽視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越來越多的初中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感到陌生,他們無法對中華民族產生自豪感與認同感。為了改變這個問題,痛定思痛,以在語文課堂中增加我國傳統文化為研究對象,討論如何才能夠更好地在語文課堂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廣大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
傳統文化;修養;審美;閱讀
現在很多初中生能夠說出流利的英語,哼出日韓等外文歌曲,但如果讓他們背誦一首唐詩,品鑒一曲宋詞,他們便感到十分茫然。還有很多家長過于重視英語、數學等學科的教育,寧愿花大價錢讓孩子上補習班,也不愿意讓學生閱讀四大名著等。這就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喪失了人文素養,我國傳統的《詩經》《論語》等已經甚少出現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還能夠增加他們的民族責任感,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敗之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積極的作用。”“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展。”本文從提高教師文化修養,培養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識,加強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閱讀活動三個方面,討論如何使我國傳統文化溢滿初中語文課堂。
學生的人格形成期是在初中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是培養初中生民族文化意識的重要課程。學生在語文中的任何學習都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比如,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等,都是為了傳承我國文化。人文教育與基本的理論教育不同,后者采用“灌輸法”等傳統方式就能夠促進學生進步,對老師的要求較低,但是前者需要老師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要想實現傳統文化與語文課堂的有機結合,首先,老師需要耐心學習我國經典的傳統文化,并研習與之相關的書籍;其次,老師應該增加與傳統文化有關的課程,讓學生多多接觸;再次,老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中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如文言文、詩詞、民俗風情等,讓學生接受全面、正確的文化教育;最后,老師要以身作則,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深化初中生的傳統文化意識。在李白所著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詩中,我在備課的時候,大量搜集了關于李白以及王昌齡二人的生平記事,深入研究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在語文課堂中,我讓學生帶著兩個問題進行閱讀:“左遷是什么意思?”“李白為什么要將自己的愁死寄托給明月?”在學生基本掌握這首詩的情感與內容之后,大致可以判斷出這首詩講的是王昌齡被貶官之后,李白所做出的安慰之舉。然后,我再告訴學生,古人以左為卑,以右為尊,所以被貶官稱之為“左遷”。為了讓學生加深印象,我找到時下大火的電視劇——《瑯琊榜》,讓學生觀察這些電視人物的服飾。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上衣基本是左襟在上。我告訴學生這主要是因為要表達一種尊卑觀念,所以前襟方向要向右。在講述作者將愁思寄于明月的時候,我還展示了《靜夜思》一詩,讓學生了解古人認為明月可以照見相隔千里之人,作者將其擬人,希望月亮能夠代表自己安慰友人。在學生提問:“為什么王昌齡會被‘左遷’呢?”我也為學生講述了王昌齡生平郁郁不得志的故事。學生在這節課堂上對我國傳統文化表現出了極大的好奇心。
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社會,我國傳統文化正在日益流失,甚至面臨失傳的風險。初中生從小接觸的是電腦、電子游戲等,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竅不通。因此,老師可以提高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識,促使他們感受我國文化之美,從而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出初中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才能夠讓他們對傳統文化保持持久的熱情。在學完朱自清先生的《春》之后,我為學生出示了唐代白居易先生的《錢塘湖春行》、杜甫的《春望》以及宋朝朱熹的《春日》和辛棄疾的《昭君怨》,讓學生品析不同朝代的詩人以及同一朝代的詩人由于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差異在描寫春日景色的表達方式,以及這些作者的寫作風格及情懷等方面的不同,提高他們對我國古代詩詞的審美能力。
古人云:“讀天下書,行萬里路。”閱讀,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還能夠促使他們主動探究中華傳統文化知識。我國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由于時空的限制,學生無法親身體驗所有的文化,但是,我國古人以文字的形式將其保留下來,根據上述國家標準進行了修改。即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因此,在我們新出版的教材中,按照《國家標準》進行了這樣的處理,原來的自然數集合現在稱為正整數集。同時,我們也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規范使用了一些數學符號的表示方法。從使用上看,規定自然數集合是否包括0并無太大影響,作為序數,從0開始和從1開始是一樣的,以前我們所說的n∈N,現在只要說n是正整數就可以了。但是,在小學階段的“整除”部分,仍然不考慮自然數0,因而在約數、倍數等概念中都不包括0。另外,一般情況下我們不說數0是幾位數,所以最小的一位數是1。
隨著數學知識的擴充,0的性質也將進一步擴充到中小學數學課本中,它的應用極為廣泛,它在運算中的一些特有的性質很多,例如:
(1)0是最小的自然數;0是最小的完全平方數;0是絕對值最小的實數。
(2)在十進制記數法中,0起占位的作用。
(3)0是一個偶數。
(4)0是任意自然數的倍數。
(5)任何數與0相加,都等于任何數本身,即a+0=0+a=a。
(6)任何數減0,都等于任何數本身,即a-0=a。
(7)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差等于0,即a-a=0。
(8)任何數與0相乘,積等于0,即a×0=0×a=0。
(9)0被非零的數除,商等于0,即:如果a≠0,那么0÷a=0。
(10)0不能做除數、0不能做分數的分母、0不能做比的后項,即一個非0數除以0在實數范圍內無意義,因此0沒有倒數和負倒數。
(11)0的任何正數次方都等于0;0的任何負數次方都無意義,因為0沒有倒數。
(12)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
(13)0的相反數是它本身,即:-0=0;0的絕對值是它本身,即:|0|=0;0的算術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任何非零數的0次冪等于1,即如果a≠0,那么a0=1,而0的0次方的值是懸而未決,具有爭議的,在某些領域定義為1,某些領域未定義,不定義的理由多是以連續性為考量,不定義不連續點。
(14)0不可作為多位數的最高位。
(15)0是介于-1和+1之間的整數。
(16)0沒有對數,0不能做對數的底數或真數。
(17)0的階乘等于1,即:0!=1。
(18)在復數集中,0是模最小的數,而且是唯一一個無輻角定義的元素。
(19)0是唯一可以作為無窮小量的常數。低階無窮小與高階無窮小的比值的極限是無窮大,0是除它自己以外任何無窮小的高階無窮小。高階無窮小與低階無窮小比值的極限是0。
(20)定積分中,積分上限和下限相等時,積分值始終為0。
(21)概率論中,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或者在連續概率分布中位于某一特定自變量這一事件的概率,都是0。然而,概率為0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不可能事件。例如,在一根長度為1,起始刻度為0,終止刻度為1的實數軸上隨機選擇某個數,對于任何一個固定的數來說,選擇到它的概率都是0,但是最終必然會選擇到某個數x。這樣,即意味選擇到x的概率是0,但不代表不可能選到x。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以上是本人對0的起源與在當今中小學數學中的廣泛應用作了簡單闡述,可以說0是多數人熟悉而又陌生的數字,既是最簡單,又是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數字。現代數學中,如果能對0做進一步的深入了解,想必它會對你在數學學科中做出很大的幫助與巨大的飛躍。
陳方櫻.概率論與數理統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05.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