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偉
(河南省鎮平縣王崗鄉中心學校)
作文教學應引導學生寫真意抒真情
李合偉
(河南省鎮平縣王崗鄉中心學校)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教給學生寫作方法,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創意表達,讓作文教學成為現代個性的支點和創造力的天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完善。
1.讓學生學會觀察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要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寫真寫實,就必須打破封閉的課堂教學,實施大作文教育,即要關注廣闊的社會生活。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把語文教學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大課堂,引導學生走進自然,接觸社會,在社會交際中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可以去旅行,體驗大自然的風雪雷電,日出日落;可以走進生活世界,了解超市、廣場、立交橋城市環保和鄉村變化;可以通過參觀、訪問、社會調查,接觸實際,接觸社會。讓學生用自己富有個性的眼睛去看,用具有個性的耳朵去聽,用具有個性的心靈去感受和認識自然事物,從而細心觀察并熟悉記敘、說明、描寫或議論的對象。
2.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化間接生活為直接生活
大量的事實證明,閱讀、瀏覽是增長知識的有效辦法之一,是學生把間接生活體驗化為直接生活的主要途徑,而現代社會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視聽天地:圖書館、閱覽室、因特網等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活體驗,我們要善于運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去閱讀,去瀏覽,全身心去感悟。在閱讀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閱讀和定向閱讀。
興趣是獲得知識的動力。學生只有對寫作感興趣,教師才能激發其感情。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興趣作為主要任務。
1.打造展示自我的平臺
要給學生實踐、創作的機會,教師就必須體察學生的思想,觀察學生的行動,留心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樂趣,及時捕捉學生關心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寫作要有真情實感,有了真情實感,才能產生強烈的表達愿望。情感要有出發點,出發點來自何處?大都來源于對事物的真實感覺,對問題的深入分析,對社會、自然的獨到見解。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喜怒哀樂,及時為學生打造自我展示的平臺,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2.點燃學生的寫作激情
鼓勵學生會聚“精彩”,揚起“風采”,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青年學生自我表現意識強,爭強好勝,寫作起步時的成功,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一點點進步,也會對他們未來的寫作心態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在每次作文批閱時,教師盡力找出學生的優點,給他們以自信。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舉辦優秀作品展覽,為學生創設相互鼓勵、相互交流的機會。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表達真實感情的方法,我在教學中重點采用以下做法:
1.指導學生學會分析題意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最怕老師布置命題作文,學生對命題作文的內容不熟悉,感到無話可說,其結果只能是敷衍了事。而現行的課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內容與現代生活距離久遠,降低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我們應該另外選擇內容比較新穎的文章作為剖析對象,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種技巧問題,這樣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
作文教學要使學生在構思時思路開闊,八方輻射,要想使學生立意時想人之所未想,發人之所未發,必須在培養學生集中思維的基礎上適當發展他們的多維思維方式。運用這種“擴散”型的思維,學生就會感到思如泉涌,要寫的東西很多,就會感到作文絕非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就可以從諸多角度選擇自己體會深刻、材料新穎、立意獨特的角度來寫,克服無話可說的毛病。
3.教給學生寫作技巧
首先,讓學生掌握文體知識,使學生適“材”選“體”。任何一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們的共性,又有各自特點,不同文體比較教學,交叉訓練可以讓學生掌握這些規律性的東西。根據不同題材性質,用不同體裁來表現,寫作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作文教學中還要使學生熟練掌握作文開頭的方法、過渡的方法、結尾的方法、設置中心句的方法、描寫的方法、表現手法等,讓學生在寫作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范文引路,模擬訓練
范文引路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求學生學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謀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襲,讓學生通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發揮,最終變為自己的東西。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礙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往后的作文教學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如上所述,學生對生活有了真實感受,寫作有了興趣,掌握了表達真情實意的方法,寫作時就會文思泉涌,下筆如有神,假、大、空的文章就會越來越少。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