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玉
(貴州獨山三中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8200)
中考閱讀題型專題教案
戴紅玉
(貴州獨山三中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8200)
閱讀課設計背景:在中考英語中,共有4篇閱讀。每篇5小題,每小題2分,共占40分,是一個比較大的分值。若學生未理解某篇閱讀,有可能一分未得。綜合歷次月考情況來看,我校學生閱讀理解平均分在24---28分之間。為增強學生閱讀理解水平的提高以及減少學生在中考閱讀里的失分情況,現(xiàn)設計閱讀專題教案。
1.讓學生了解中考閱讀理解文章類型及其題型;
2.通過教授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
3.通過閱讀,使學生獲得大量新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開闊視野,擴大他們的詞匯量。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應用語言的能力。
1.掌握各種表格圖表類、故事類的閱讀理解題型
2.掌握各種題型的閱讀技巧
3.積累一些好詞佳句或句式結(jié)構(gòu)
1.分析閱讀題型在中考的的重要性,并歸類中考閱讀文章的分類:表格類、故事類的敘事文、科普類的說明文、表達觀點類的議論文、書信類文章等。并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各類文章常出現(xiàn)的題型。
2.呈現(xiàn)表格類文章的閱讀材料,根據(jù)題干判斷各題所屬題型并講解該題型閱讀技巧。要求學生完成該篇閱讀,并核對答案。讓學生自己完成一篇類似題型的閱讀。
3.呈現(xiàn)故事類文章的閱讀材料,根據(jù)題干判斷各題所屬題型并講解該題型閱讀技巧。要求學生完成該篇閱讀,并核對答案。讓學生自己完成一篇類似題型的閱讀。
4.再次總結(jié)這兩種文章類型的各題型的解題技巧。
閱讀理解題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類:
細節(jié)理解題
一般針對某個特定的細節(jié)而提供,難度較小,屬表層信息理解,可通過通讀短文后直接找出答案依據(jù)。
解題技巧:
通讀短文,領(lǐng)會文章大意,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及細節(jié),特別注意:
1.五個W(who, which, when, where, what)和一個H(how);
2.數(shù)字、日期、時間等;
3.注意加強語氣的詞。
然后運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原文細節(jié)的選項,剩下的就是要選擇的最佳答案。
詞句理解題
此題要求考生要正確理解短文中的一些關(guān)鍵詞語或句子的含義,常用的方法是多種表達法、一詞多義法、同義、近義或反義提示法、習語釋文法及句型轉(zhuǎn)換法等。
解題技巧:
正確理解題意,從短文中找到相關(guān)的詞、短語或句子,根據(jù)特定的語境來判斷理解,推敲斟酌和最后確定其準確含義。
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技巧;
注意定義和解釋(2)同義詞或近義詞的提示(3)近義詞和反義詞的提示(4)利用懸念的屬種關(guān)系(5)借助已有知識或生活常識推理判斷題通過字里行間的閱讀,作合理的判斷。解題技巧:
分析文章的主旨;2.分清文章的主要思想及次要思想;3.尋找文章的邏輯思路;4.核對問題中各項選擇與文章中有關(guān)詞句的聯(lián)系。
歸納概括題此題主要針對文章的主題、中心思想、結(jié)構(gòu)層次(主題句或主題段),要求學生在理解全文后歸納短文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解題技巧:
通讀全文,了解大意,靈活運用概括、判斷、歸納、推理等方法,準確理解文中的話題和中心思想,有時還要求對作者敘述的意圖和觀點作進一步剖析,甚至推測作者的語氣和態(tài)度等。
一般來說,文章的段落常有概括中心思想的主題句,且多位于段首或段末,有時也會夾在中間,對無主題句的篇章,考生應對文章進行分析和歸納,然后概括中心思想。
作業(yè):完成該專題的閱讀題型四篇。
板書設計:
1.閱讀理解在中考的重要性;
2.閱讀理解的文章類型;
3.閱讀理解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技巧:
(一)細節(jié)理解題(二)詞句理解題(三)推理判斷題(四)歸納概括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閱讀專題課的教授,本班學生基本上對中考閱讀文章的類型及閱讀理解題型有了清晰的了解,也對各種題型的應對技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從做題情況來看,部分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正確率仍不是很高。詢問原因后得知,他們丟分的原因是部分單詞和句型結(jié)構(gòu)不認識影響了對文本意思的理解。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光是要掌握相關(guān)的閱讀技巧,也還與相關(guān)文章的知識背景、詞匯量等有關(guān)系。所以,學生自身對英語知識、語法的積累,以及鼓勵學生擴大自己的英語閱讀量,是很有必要的。
閱讀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對語言信息的理解過程。理解就是思考,是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判斷、推理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的全過程(曲虹等,2003)。閱讀理解過程中,有些學生不能科學地分析、綜合、推理和概括,思維過程不夠嚴密,出現(xiàn)了以下幾種錯誤:(1)理解錯誤。缺乏深度思維,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根據(jù)題目信息科學、嚴謹?shù)剡M行思維活動,在思維過程中認識問題或不夠全面,或不夠深刻。(2)作答隨意。答題沒有信息依據(jù),思考問題隨意性強,或者僅憑表層意義、片段信息進行思維活動,思維不夠嚴謹,缺乏良好的思維習慣。(3)答非所問。沒有緊緊抓住問題作答,未能把解答和問題緊密聯(lián)系起來,解答與題目無關(guān),思維邏輯性不強。
有些學生雖然具備了一些閱讀技能方面的知識,但在實際閱讀過程中卻不能靈活、主動地運用。例如,概括主旨能力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對英語語篇結(jié)構(gòu)特點不夠熟悉,未能抓住文章首段或首句來把握文本主題;未能注意but 、however等轉(zhuǎn)折詞和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高頻詞等閱讀線索,概括主旨時太籠統(tǒng)或者太片面。又如,推理判斷能力不足,具體表現(xiàn)為問題解決過程中缺乏依據(jù)盲目推理;未能抓住while 、however、 therefore、 so that、 for instance 等標志性詞匯來理解作者觀點。此外,不能有效利用構(gòu)詞法、上下文語義和邏輯關(guān)系等猜測詞義;遇到長難句時難以把握句子主干,句子結(jié)構(gòu)分析能力欠缺等。
閱讀是一個信息加工和處理的過程,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應將學情視作教學的起點,“對文本的解讀和設計需要打破一貫的套路,需要有一個突出的閱讀教學目的,即一個側(cè)重的閱讀教學視角”(葛炳芳,2011)。教師應該使閱讀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挖掘文本深層次含義的能力和提升學生對英語語言、作品的鑒賞能力和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