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華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汽輪小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6)
古詩教學中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
楊 華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汽輪小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6)
當前,轟轟烈烈開展的新課程改革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推動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新課程要求確立的新的學習方式主要體現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關注學習者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表現為“我要學”,讓學生為自己負責,積極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探究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更多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合作學習是指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組內討論,這對學生學習和認知有著積極的意義。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其形象、生動、直觀的特點,逐漸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能夠激發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輕易突破教學難點,在古詩教學中,我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進行新課改的嘗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著名愛國詩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全詩內容如下:劍外忽轉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詩人因為安史叛軍崩潰,破碎的山河重新統一而倍感欣喜,一掃往日沉郁頓挫的風格,酣暢淋漓地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律詩。對小學生來說,這首詩突出的難點是地名多,生僻,不便于識記,但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展示,這一難題被輕易地突破。
導入本課時,我將網上下載的杜甫頭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對杜甫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大部分同學都認為,通過大屏幕上的頭像。感知到杜甫是個非常滄桑深沉的詩人。由此入手,學生們積極介紹了自己預習時搜集的有關杜甫的生平、思想、詩風,詩作等材料,這不但鍛煉了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而且也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
將詩分首、頷、頸、尾四聯,對哪一聯感興趣便自由組合,進行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探討研究。四個小組同學分工分明確,借助各種工具書進行自學。匯報的時候,學生根據自己團隊結合工具書的理解各個擊破,很輕松地解決了釋義這個難題。學生自學、討論結束時,我將事先制作的powerpoint中兩條河流——黃河與長江展示給學生,以便其了解唐王朝時中國大致的地理位置。
接下來,學生匯報中每涉及到一處地名,畫面上便在相應的位置跳出該地名,而且伴隨不同的情感,我設計了不同的聲音效果:“劍外”是杜甫在戰亂中臨時避難處,對詩人來說,在這里居住的日子里充滿的是焦急和期盼,因此我用的是打碎玻璃的聲音;“薊北”是安史叛軍的老巢,收復此地標致著叛軍已崩潰,因此佐以掌聲以示慶賀;“巴峽”是作者想象的歸鄉路線中的必由之地,因此用“疾馳”的聲音來體現作者歸心似箭的心情;“巫峽”是巴峽順流而下的下一站,由于戰亂平息作者無比興奮,回鄉途中勢必心曠神怡,因此當此地點出現時伴隨的是悅耳的風鈴聲:“襄陽”是距離作者家鄉最近之地,它的出現同樣用的是“疾馳”,以突出作者急切的歸鄉情;最終的目的地——“洛陽”則在一陣隆隆的鼓聲中展現在學生面前,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作者幻想回到家鄉時的興奮心情。此外,在字體顏色上,我將“劍外”與“薊北”設計成黑色,因為這兩處都與戰亂有關,記錄的是作者顛沛流離的逃亡史和那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心情,而“巴峽”和“巫峽”則設計為天藍色,以突出作者設想歸鄉時愉快愜意的心情;“襄陽”與“洛陽”設計為矚目的紅色,烘托出詩人成功返鄉的興奮心情,整幅畫面背景色設計為淺綠色,看上去給人一種爽心悅目的感覺,加上流暢的行楷,大小適度的字體,整個powerpoint制作得簡潔明快卻渾然一體,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一目了然,六處生僻的地名在學生們自學后的匯報中輕易舉地被接受了。
在這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古詩課上,學生們通過新的學習方式獲得了大量的課內外知識,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引導下,輕松突破難點,愉快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地理解、接受并掌握了課堂內外的內容,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