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世民,蘆皓,劉瓊,李靈燕,王靜,劉偉
“一帶一路”國家的風電發展現狀(上)
文 | 李世民,蘆皓,劉瓊,李靈燕,王靜,劉偉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程的加速,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和正在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的太陽能、風能資源都十分豐富,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本文整理收集了“一帶一路”的典型國家電力生產和供應的相關數據,分析和介紹這些國家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風電開發的現狀和發展規劃,為我國相關部門和企業制定“走出去”計劃提供參考。
阿塞拜疆的人口有9493600,人均GDP為10200美元。該國油氣資源極為豐富,是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國,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約20億噸,地質儲量約40億噸,天然氣資源探明儲量2.55萬億立方米。2014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90%以上。如今,歐洲每年所消耗天然氣的1/4來自阿塞拜疆。該國有豐富的水力資源,總蘊藏量約 400億千瓦時,可開發利用的有160億千瓦時,實際已利用的僅為可利用總量的15%。目前,水電和火電是阿塞拜疆電力的主要來源。以石油為主的火電大約占85%,水電約占15%。
據阿塞拜疆國家電力公司統計,2015年,該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達720萬千瓦,全年發電量達225億千瓦時,其中出口21億千瓦時。阿塞拜疆工業能源部可替代和可再生能源局提供的數據則顯示,該國的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有效風時間每年超過250天,預計每年可以產生24億千瓦時的電力。風力發電是這個國家可再生能源開發的首選。
目前已經建設的風力發電站是新亞什馬、什羅拜德、慕什費噶拜德、戈布斯坦等,總裝機規模62.4MW。
埃及地處北洲,人口約7000萬。該國油氣儲量豐富,石油與天然氣探明儲量分別為36億桶和1.8萬億立方米。但擁有油氣寶藏的埃及,卻一直有較大的能源缺口。2014年,埃及的石油產量僅為3470萬桶,天然氣產量也只有400億余立方米;而同年該國的石油與天然氣消費量分別為3870萬桶和480億立方米。

表1 阿塞拜疆的可再生能源資源
截至2015年,埃及各類發電總裝機約30.8GW,其中風力發電約2.81GW。該國電力95%依靠天然氣和柴油發電,其余5%主要靠水力和煤發電。全年總發電量為1590億千瓦時,近年來,埃及沒有新增水電項目,主要依靠豐富的天然氣滿足新增能源需求。為解決本國能源問題,埃及政府積極發展新能源,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風電、光伏的發展規劃和鼓勵電價政策。目前埃及對化石能源提供高額補貼,居民用電現在實行階梯電價,最低的僅有1.1美分/千瓦時(約合人民幣7分錢/千瓦時),這還是售電側的電價。當然,用電量大戶需要為超量部分支付更高的電價。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埃及計劃到2030年使電力產量達到1880億千瓦時。
埃及可再生能源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該國蘇伊士海灣的風能資源豐富,年平均風速為10.5m/s,尼羅河東西岸沙漠地區的風能資源也很豐富,十分適合進行風電開發。
目前由埃及可再生能源局(NREA)實施和完成的風電項目裝機規模大約有1340 MW,其他私營企業投資建設了1470 MW的項目。埃及計劃近年新增風電裝機2GW,從而實現到2020年將累計裝機容量提升至7.2GW。
伊朗位于亞洲西部,屬中東國家,國土面積約165萬平方公里,人口達7759萬。該國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是世界上僅次于俄羅斯的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國。伊朗尼魯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該國的電力裝機容量為4677萬千瓦左右,80%以上的火電廠都是以天然氣為燃料。伊朗的電力需求增長非常迅速,年均增長率在9%左右。該國計劃在6年內新增加發電容量777萬千瓦,主要是采用天然氣發電和水力發電的形式。

表2 伊朗各類電源發電裝機及發電量
約旦位于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北,國土面積97740平方公里,人口458萬。該國地處干旱的沙漠高原,除了約旦河兩側的1萬多平方公里有人定居以外,其余8萬多平方公里幾乎全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約旦無石油生產,以農立國,相對欠發達。
約旦的能源主要靠進口。約旦能源與礦產管理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國的太陽能、風能資源十分豐富,遼闊的荒漠地區為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約旦政府也十分重視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各種可再生能源。目前,該國有4個風電場:位于安曼北80km郊外的風電場吊裝了4臺風電機組,單機容量為80kW;位于安曼北92 km郊外的風力發電場吊裝了5臺機組,單機容量為225 kW;塔菲拉風電場的總裝機容量為117MW;馬鞍風電場的總裝機容量為80MW。
另外在塔菲拉、馬鞍、書巴克和侯發還有4個風電場正在規劃和施工中,總裝機容量320 MW。約旦計劃到2016年底實現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總共裝機規模達到500 MW的目標,從而使年發電量提高到1500 GWh—2000 GWh。
約旦政府制定的近期目標是電力的10%由可再生能源提供,而到2020年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裝機規模均達到800MW。
蒙古的國土面積為1564116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有331個行政區域,其中330個連接國家電網,1個行政區采用可再生能源供電,13個邊境行政區通過7條輸電線路從周邊國家(中國、俄羅斯等)獲得電力。
蒙古能源部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國的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年平均太陽能資源達到1400kWh/m2,日平均輻射量為4.3kWh/m2—4.7 kWh/m2。
蒙古的風力資源也十分豐富,特別是靠近中國內蒙古的地區,風能資源相對較好。據統計,該國可利用風能資源約1100 GW,潛在年發電量25億千瓦時。
緬甸是東南亞國家,人口為5389萬,國土面積67.6581萬平方公里。該國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
據勘測,緬甸約有1.6億桶石油和569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儲量,但煤炭資源不太豐富。它也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廣的國家之一,森林覆蓋率約為52.3%。該國生物質資源豐富,國內河流密布,水力資源也十分豐富,蘊藏水電的裝機容量為1800萬千瓦。
緬甸工業部提供的數據顯示,緬甸已建有16個水電站、1個火電廠和15個天然氣發電廠,總裝機容量245.3萬千瓦,年發電量150.37億千瓦時。緬甸電力短缺,目前全國電力覆蓋率僅33%,首都仰光也經常出現停電的情況。緬甸居民用電電價約為人民幣0.25元/千瓦時,工業及商業用電約為人民幣0.35元/千瓦時。
目前該國在建水電項目61個,總裝機容量4111.35萬千萬,年發電量2087.5億千瓦時;此外,近期,還計劃新建2個電站,總裝機容量30.5萬千瓦,年發電量15.91億千瓦時。緬甸政府正在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新能源,預計到2030年的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27 GW,新增部分主要來自水電、天然氣發電、煤熱電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屆時太陽能、風力發電將達到6%的份額。緬甸將進一步新建各種電站94個,總裝機4387.2萬千瓦,年發電量2253.9億千瓦時。(作者單位: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中心甘肅省光伏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