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雅博
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
全雅博
目的探討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80例重癥胰腺炎患者,根據數字奇偶隨機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腹膜透析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與死亡率。結果治療組白細胞計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為7.5%低于對照組的25.0%(P<0.05);治療組死亡率為5.0%,低于對照組的22.5%(P<0.05)。結論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腹膜透析;重癥胰腺炎
重癥胰腺炎發病急,病情復雜、兇險,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發病時,大量炎癥介質釋放,導致全身炎癥反應、多臟器功能障礙或衰竭等,影響患者呼吸,病程后期需行外科手術開腹引流。但通過臨床實踐發現,開腹手術治療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情況較多,致死率高達10%~40%[1]。本次研究采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癥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奇偶隨機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36.2±10.4)歲,發病原因:14例膽源性,9例高脂血癥,13例暴飲暴食,4例其他。治療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35.7±9.6)歲,發病原因:15例膽源性,8例高脂血癥,12例暴飲暴食,5例其他。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禁食、胃腸減壓、糾正電解質紊亂、抑酸、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等常規治療。
1.2.1 對照組 采用腹膜透析治療。患者于發病后12~48 h內行腹膜透析置管術,給予1000~12000ml/d 1.5%低鈣葡萄糖腹膜透析液(廣州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567)進行腹膜透析治療,持續2 d。
1.2.2 治療組 在腹膜透析治療的基礎上加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治療。患者行CT檢查后,結果顯示胰腺壞死、胰周積液、感染、假性囊腫等,即可采取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選擇適當的引流管,經CT定位、常規消毒、麻醉后行穿刺。留取病灶膿液或壞死液,送細菌培養,做藥敏試驗[2]。引流管導管與真空負壓引流瓶相連接,縫合皮膚,引流管妥當固定。每天沖洗膿腔,以預防引流管堵塞,并做好引流量的記錄工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白細胞計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有關觀察指標比較 治療組白細胞計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過程中,因病情嚴重,治療無效死亡的患者有11例,其中治療組2例(5.0%),對照組9例(22.5%);術后治療組3例(7.5%)出現并發癥,對照組10例(25.0%)出現并發癥。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死亡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有關觀察指標比較[±s,n(%)]

表1 兩組患者有關觀察指標比較[±s,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 血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 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 并發癥發生率 死亡率治療組 40 7.1±2.4a 8.1±3.1a 10.2±2.4a 3(7.5)a 2(5.0)a對照組 40 15.2±3.6 14.3±4.9 19.8±4.6 10(25.0) 9(22.5)t/χ2 11.840 6.763 11.702 4.444 5.100P<0.05 <0.05 <0.05 <0.05 <0.05
重癥胰腺炎病程復雜,隨著病情的發展,各個時間段出現的臨床問題與病理生理變化存在差異,因此病程早、中、晚期的治療要點各不相同。病程早期: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腹腔內高壓與腹腔間室綜合征,此時緩解腹腔壓力、改善腹腔間室綜合征、清除炎性介質、緩解全身反應是治療的重點,通過放置腹膜透析管,行床旁持續腹膜透析可達到治療的目的。病程中、后期,對患者進行CT檢查,如發現胰腺壞死、胰周伴有積液、感染,胰周與腹腔出現包裹性積液或假性囊腫時,需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行負壓引流以及時清除胰周積液與感染病灶[3]。
重癥胰腺炎早期的病理生理改變主要為全身炎癥反應,胰腺、腹膜后組織、胰周大量滲出炎性介質,并發生嚴重水腫,導致腹腔內壓力迅速上升。炎癥介質大量釋放,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腹腔臟器、腸系膜、腹膜水腫、滲出,造成腹腔臟器空間減少。由于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已有翟超等[4]在腹腔鏡下清除胰周壞死組織或者在B超、CT引導下行感染病灶清除術,且近年來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行沖洗、負壓引流治療重癥胰腺炎獲得滿意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不但能有效縮短白細胞計數、血淀粉酶與尿淀粉酶恢復正常的時間,而且術后死亡率、并發癥發生率均較低(P<0.05),這與大多數學者的研究報道是一致的。在CT引導下置管行負壓引流需要注意包括:①選擇合適的患者,盡量給予早期干預;②選擇多路徑放置引流管;③避免引流管曲折,保持其通暢,有利于膿液、感染組織的引流;④引流效果較差者,應根據患者情況及時行外科手術清除感染、壞死組織。
綜上所述,與單獨使用腹膜透析治療相比,采用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可有效縮短白細胞計數、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時間,降低死亡率與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洪生.急診腹膜透析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及治療效果.中國醫藥導報,2011,8(35):63-64,49.
[2]趙文喜,徐虹.腹膜透析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血液凈化,2015,14(2):100-104.
[3]梁明,劉曉晨,相建國,等.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腹膜透析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2):164-166.
[4]翟超,劉曉晨,付偉,等.CT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負壓引流聯合腹膜透析治療重癥胰腺炎.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5,21(5):317-3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40
2015-09-08]
442200 湖北省竹山縣人民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