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梅
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療效觀察
楊素梅
目的分析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對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臨床療效。方法336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68例。觀察組行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對照組行冷刀錐切術(CKC)治療。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術中情況、術后并發癥及預后復發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兩組相比較,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快,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環形電切術;冷刀錐切術
宮頸上皮內瘤變是宮頸癌的一種癌前病變,根據病理特征可分為三級[1]:Ⅰ級為輕度,不典型增生細胞局限于上皮下1/3;Ⅱ級為中度,不典型增生細胞達上皮下1/3~2/3層;Ⅲ級為重度(包括原位癌),病變累及上皮全層,細胞異型性明顯。隨著診療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被發現患有CIN[2]。目前,CIN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LEEP和CKC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微創手術方式。本研究通過對比不同手術方式治療CIN的效果,分析宮頸環形電切術對CIN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336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過多種輔助檢查方法聯合診斷,并經病理檢查確診為CIN。患者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39.3±9.6)歲,有妊娠分娩史270例。據病理報告統計其中CINⅠ級63例,CINⅡ級117例,CINⅢ級 15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6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59歲,平均年齡(36.4±8.8)歲,132例有妊娠分娩史,其中有CINⅠ級30例、CINⅡ級60例、CINⅢ級7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6~60歲,平均年齡(41.1±9.9)歲,138例有妊娠分娩史,其中CINⅠ級33例、CINⅡ級57例、CINⅢ級78例。兩組患者年齡、妊娠分娩史、病理級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常規檢查心電圖、血常規及凝血功能等,排除手術相關禁忌證。觀察組采用LEEP術式,患者取截石位,導尿管導尿,常規消毒、鋪巾、暴露宮頸,宮頸碘染,確定病變范圍。在病灶外緣3~5mm處,使用高頻電波刀,環行切除病變組織,切除深度以1.5~2.0cm為宜,電凝止血,重塑宮頸。對照組采用CKC術式,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導尿管導尿,常規消毒、鋪巾、暴露宮頸,宮頸碘染,確定病變范圍。手術切除組織即時送病理科檢查,進行切片診斷。全部患者術后均靜脈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止血藥止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時間,并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況比較(±s)
注:兩組比較,P<0.0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切口愈合時間(d)觀察組 168 10.8±5.7 18.3±9.6 26.5±9.2對照組 168 32.5±7.8 53.2±11.4 41.5±7.9t16.81 17.52 9.26P0.023 0.018 0.040
目前,治療CIN的共識是手術治療為主,同時由于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CIN微創式手術逐漸成為主流,臨床上主要有環形電切術和冷刀錐切術。LEEP與傳統術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微創、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安全、術后不影響生育、復發率低等[3]。LEEP 普遍適用于CINⅠ、Ⅱ級的患者及部分CIN Ⅲ級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但不包括原位癌。CKC 是圓錐形切除宮頸病變,目前在臨床上應用較多,療效肯定,但越來越多文獻報導了此術式的缺點:損傷較大、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等。
本研究通過觀察組和對照組對比分析發現,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體現了LEEP較CKC具有手術時間短、簡單、安全等方面的優勢。宮頸錐切手術是通過擴陰器經陰道在宮頸陰道部進行操作,手術活動范圍比較局限,同時宮頸的解剖和血供個體差異,這些并發癥的發生也有個體差異性,術中應掌握好手術范圍和深度。由此可見,LEEP治療CIN療效確切,與CKC相比有較多優勢,手術簡單、安全,術后并發癥少等。
綜上所述,宮頸環形電切術是一種治療CIN安全有效的方法,改善了CIN患者的預后,有助于降低宮頸癌的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本研究的隨訪觀察時間短,LEEP治療CIN的長遠效果和遠期并發癥還需要對大量臨床病例進行研究、隨訪及總結。
[1]農文清.宮頸上皮內瘤變診療進展.新醫學,2010,41(6):415-418.
[2]劉錦鈺.宮頸細胞學檢查與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安徽醫學,2011,32(1):68-69.
[3]劉慶芝,黃山鷹,唐雪蓮,等.宮頸環形電切術與冷刀錐切術對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的療效比較.現代醫學,2011,39(2):162-1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64
2015-08-03]
477200 鹿邑縣中心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