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石
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
嚴石
目的探討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臨床病理特點和影響預后的因素。方法抽取4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探討其臨床病例特點及影響生存的因素。結果經過臨床病理特點分析發現,病灶直徑、淋巴結狀態、臨床分期、脈管癌栓及神經浸潤影響患者的主要特點,而從多因素分析結果發現,病灶直徑和淋巴結狀態是影響患者生存的獨立因素。結論三陰性乳腺癌雖然在臨床的發病率比較低,但是其組織性分級比較高,以浸潤性導管癌為主,在早期即可能出現轉移和復方。病灶直徑、淋巴結狀態、臨床分期、脈管癌栓及神經浸潤是影響患者生存的常見因素,而病灶直徑和淋巴結狀態是影響預后的獨立因素。
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預后因素
臨床發現我國乳腺癌患者越來越多,其中三陰性乳腺癌占有一定比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其在臨床檢驗中雌激素受體(ER)、 孕激素受體(P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均為陰性[1]。由于其對藥物治療效果差,因此腫瘤惡性度相對較高。而且其影像學檢查沒有顯著的特征,因此患者確診時往往處于終末期,極大地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為了進一步提高本院三陰性乳腺癌篩查中的準確率,本院對就診的部分患者病例資料進行總結和分析。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0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診的4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的探討和研究。選取患者占同期就診乳腺癌(628例)患者的7.01%,患者年齡35~59歲,平均年齡(45.5±7.8)歲。
1.2 研究方法 對入組患者的住院病例進行整理和分析,分析內容包括患者的基本資料及腫瘤的相關情況。其中應用免疫組化的方式對受體狀態進行檢測,根據腫瘤學課本進行腫瘤分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檢驗,多因素分析采Cox風險比例回歸模型。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4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點分析發現,病灶直徑、淋巴結狀態、臨床分期、脈管癌栓及神經浸潤是患者的主要特點。見表1。

表1 4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點分析
2.2 從多因素分析結果發現,患者生存的獨立因素包括腫瘤大小和淋巴結狀態。見表2。

表2 影響患者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威脅我國女性生命安全的惡性腫瘤中,乳腺癌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多,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乳腺癌患者中有相當大比例一部分患者屬于三陰性乳腺癌,惡性度及侵襲性都相對較高,因此確診時往往已屬于中晚期,預后不良[3,4]。
此次研究分別從單因素和雙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結果提示影響患者生存及預后的眾多因素中以病灶直徑、淋巴結狀態、臨床分期、脈管癌栓及神經浸潤影響度最高,腫瘤大小和淋巴結狀態是相對獨立的兩個威脅患者生存的因素。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以絕經前的中年婦女發病率較高,其惡性度及預后和臨床分期關系不大,中位生存期在8年左右,而發生復發和轉移的時間一般在3年左右,雖然三陰性乳腺癌容易轉移和侵襲,但是影響都是暫時的,其轉移多以內臟轉移為主,預后不好[5]。目前各國正重視對亞型群體的研究。此次研究證實脈管內是否具有癌栓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存率,因此現階段臨床治療過程中應重視抗血管和淋巴管生存的藥物靶向治療,這對延長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儲君.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因素分析.現代腫瘤醫學,2011,19(5):921-924.
[2]馬睿銳,陳琳,陳欣,等.183例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2,27(3):230-233.
[3]梁奮莉,曹偉,李林瑞,等.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因素分析.現代腫瘤醫學,2013,21(2):295.
[4]王周權,王學良.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分析研究.現代腫瘤醫學,2011,19(5):913-914.
[5]張萍,徐兵河,馬飛,等.老年三陰性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0,17(5):3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66
2015-09-09]
115000 遼寧省營口市中醫院